快播案,一个猝不及防的时代的缩影

引言

当年我还在知乎做段子手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问题:“有人认为「豆瓣变成了一个约炮平台」,老豆瓣人是怎么看的呢?” 我的回答是:“根源还是在TCP/IP协议上。另外,浏览器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当然仅仅是个玩笑,就像那个网络上一直在流传的老梗:“有人买了菜刀砍了人,卖菜刀的人也成了共犯”。问题在于,这个梗现在变得一点都不可笑了。快播的那四个人,已经被羁押2年了,前两天才刚刚受到公开审判,判多少年,还不知道呢。

共犯?

这次的快播案审判,法庭上出现了一大波范围攻击。高能的辩护律师,一次又一次的将整个互联网行业里的一家又一家公司,拖下了水。

在没有IT技术之前、没有Internet之前,我们很难想象,这么多种力量,能够汇聚到一起,共同犯罪!

鉴别?

在这次庭审中,有一个细节非常令我惊讶,检方的重要证据来源,竟然只有4台服务器。里面居然只有25174个视频文件!如果快播公司只有这么点视频文件,而不是这个数目的100~1000倍,打死我都不能信。对此,王欣辩护人指出,“快播1000多台服务器,怎么就直接奔着这四台来了呢?你怎么锁定的呀?”

另外一个令人同情的角色,是鉴黄师。他的工作量简直惊人:“2万多个视频吧,一天至少看600部,最多800部”。2万多部看下来,每天10小时以上不吃不喝,大概还得花一个多月。

还有一段对话,也很有意思,王欣:“缓存服务器存储的是电子数据而不是视频文件,快播不能能否凭借视频编码就知道视频的内容。”公诉人:“有辩护人说我们对技术定罪,公诉人从不是对技术定罪,只是对行为定罪!快播这么大公司,对于服务器的视频,拷贝出来判断下就这么难吗?”

另外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是: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在2011年时宣布,每分钟收到的视频长度为48小时。在2016年的今天,我们无法想象YouTube需要招聘多少鉴黄师,才能保障他的网站上不出现黄色内容。公诉人问:“既然你们无法有效监管不良信息,为何不人工逐一观看”,王欣在法庭上回答:“如果这样的话,公司就开不下去了……”

当一个网络服务发展到快播这样的规模时,仅仅依靠人力,是不可能做到有效监管的。哪怕是专业的鉴黄师,以每天600部的工作量(1分钟一部、连续10个小时不吃不喝才能干完),也将是力不从心。更何况,1个小时的视频,1分钟拉完,究竟能够有多高的识别准确率,也非常令人怀疑。所以,其实我们更加应该关心的问题是:技术能否帮助鉴别?

事实上,这非常困难!目前最好的算法,也不过是识别皮肤裸露的部分,占画面的百分比而已。问题在于:肉色的都是皮肤?裸露的都是色情?通过计算机算法,理解一段文字的含义,尚且困难重重。“看”懂视频里的N个人在做些什么,哪有那么简单?

更进一步的追问是:“哪怕算法能够准确的鉴别某个画面,甚至某个场景。算法能够判断这个场景,是属于正常的艺术,还是色情吗?如果还是色情艺术,又该如何评判呢?”

说到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只能是人类,而非算法。而面对信息爆炸的现实,人力又是那么的不足……

当我们谈到鉴别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对数量级的敏感

技术的责任

王欣在法庭上的名言:“技术本身并不可耻”引发了种种热议。但是,我们还是要深入的讨论“技术的责任”。

如果从技术来说,存在一种可以准确鉴别色情图片、视频的算法,我们是否应该在手机、相机和摄像机上,安装鉴别芯片呢?是否应该在所有的网络传输节点,安装鉴别模块呢?是否应该在所有的桌面软件(浏览器、播放器)里,内置鉴别模块呢?是否应该在鉴别为真之后,彻底拦截、直接删除或者当场报警呢?

技术并不可耻,那技术是否完全是中立的呢?播放色情视频的技术,就是恶的?而拦截色情视频的技术,就是善的?

假设,我们设想这样一种视频格式:在正常视频数据里嵌入各种各样的元数据,以说明该视频的内容、分级、以及主要场景。然后,在全世界干掉所有其他的视频格式。然后,再强制所有的视频输出工具、视频编辑工具,在压制过程中,必须包含这些内容,而且还必须确保正确。再然后,再强制所有的视频播放器,实现对这种格式的正确解读,并确保在青少年(在我国,仅仅保护未成年人,国家还是不放心的)使用该播放器的时候,无法播放XXX视频。当然,最重要的一步,是软件能够准确识别使用者的年龄及被准许观看的范围(这也许涉及到可穿戴硬件,或者体内植入芯片等相关技术)。

这样一个确保视频文件“干净文明”的技术体系,真的就是善的?

各位看官,当这样的一种技术体系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不会觉得毛骨悚然?

技术当然可以用来为善为恶,认定所有的技术全都中立,也不合理。但是,判断一项技术究竟是否符合伦理、道德与法律,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伦理命题。

猝不及防的时代

也许,再过50~100年,当我们的后人来回顾最近这200年来的世界(1900~2100),会将之命名为“猝不及防”的时代。就像崔健在歌中唱的那样:“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不仅仅是中国,整个世界,都处在极速变化之中。当我们这些IT业内人士,在嘲笑那些无知的公诉人时,我们同样也有太多搞不明白的事情。不仅仅是个人搞不明白,专家、学者、政客、政府,全都搞不明白。

随着技术的飞速变化,一个又一个全新的问题,出现在大家面前。冲击着所有人的观念,不断的宣告过去的经验正一一作废。

在这种大时代下,一个又一个过去从来不可能出现的案件,恰恰成为我们观察世界变化的一个窗口。无论是今天的快播案,还是以前在美国发生的Napster案,都引发了大量的争议。也最终将改变我们对很多事物的看法。

在猝不及防之下,很多人选择的紧紧抓住过去的经验,然后力图将过去的经验继续适用于现在。所以,公诉人才会自然的询问王欣:为何你们不一个一个的人工查看?

在IT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中,值得关注的大案简直层出不穷。相比之下,快播案其实是个小案子。比如,我们如何看待美国的棱镜项目?我们如何看待网络赌博、网络诈骗、以及ISIS借助网络的力量不断发展新成员?我们如何看待技术发展背景下,犯罪手段的不断发展?我们又如何看待技术发展背景下,监控手段的不断发展?

作为普通人,所谓看待,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不知不觉。也可以不管不问。但是,猝不及防的政府,却又必须想办法应对!猝不及防的法律体系,也必须随之而变!

我看过很多(官场类)穿越小说,主人公回到70~80年代,凭借对于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在官场混得顺风顺水。但是在现实时间,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真正的把握未来。作为身在其中(无论世界哪个国家,哪种政府)的政府官员,却又必须做些什么,而且还不能做错了。

面对这种未知的未来,也许他们才是最为惶恐、无助的一群人。

结语

这篇文章,我是一边想,一边写的。这么难的问题,我其实根本想不清楚,当然也会写得乱七八糟。只能说声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