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

前几天,因为朋友的推荐,我终于开始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听说了很多年,却一直没有开始阅读的书。一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大概花了4天的时间,我就读完了这本书。趁现在满脑子都还是书里的内容,还是写一下我的读后感吧。

哲学家的宿命

哲学家可能都会有一种宿命,就是被“误读”。因此哲学家们常见的选择会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写得简单、直白、甚至不惜反复重申,百般比喻,只求世人能够读懂他的思想。另一种则是反其道而行之,生僻、古怪,拗口,发明新词,拒绝定义,总之希望自己的思想,不要落入他人解读的思维定势之中。

比如本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良质”。作者就反复拒绝为之下定义,在他看来:“良质是一种思想和陈述的特质,我们不能经由思考的方式了解它,因为下定义是一种严格而规范的思考过程,所以良质无法被定义。”

现在,在维基百科上有一个专门的词条:《Pirsig’s Metaphysics of Quality》,其中一段类似的描述:”Quality,” or “value,” as described by Pirsig, cannot be defined because it empirically precedes any intellectual construction of it, namely due to the fact that quality (as Pirsig explicitly defines it) exists always as a perceptual experience before it is ever thought of descriptively or academically.

简单的翻译如下:“良质”或者“价值”,如Pirsig所述,无法被定义。因为它在经验上先于任何智力上的构建,“良质”在被描述性地或学术性地想到之前,总是作为一种感知经验存在。

作者甚至将“良质”类比为“道”,然后引用:“道可道、非常道”,来加以解释。

但是,怎么说呢?无论哲学家选择何种策略,他们不是读者,也无法阻止读者基于自己的经验,从自己的思考出发,或者尽力理解,或者漫不经心的曲解。也许对于东方的读者而言,会简单的将“良质”等同于“道”,再联想到一些禅宗的说辞,然后就觉得自己已经懂了。

我对于良质的理解

在逻辑学上,除了不定义,还有一种做法,也可以达到“定义了等于没有定义”的效果——循环定义。所以,我这里给出的一个版本如下:

接下来就进入打比方的阶段了。

比如,我热爱美食,能够对于某一种食物,分辨高下。如果我喜欢的食物,推荐给朋友时,大多数朋友都会觉得非常美味。那么,大家就会称赞我,是一个“有品味”的人。

如果不是美食,而是文章、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品,我也一样有鉴赏的能力,能够从中分辨高下,这是一方面。

如果我们看到一段计算机的源代码,或者其架构设计,甚至是一个化学实验设计,一个物理学模型,一个数学公式,我们能够从中发现其“精妙之处”。

这些都是品味,我们所发现的,也都是良质

btw: 推荐另一本西方人写的关于禅的书《学箭悟禅录》,作者是一位德国哲学家,在日本向弓道大师学习六年,回国后他记下了通过亲身体会所感悟到的东方禅文化。

成功的哲学书,不成功的哲学探索

一般来说,哲学书都很枯燥。或者说,因为干货太多,导致读者的阅读与思考的压力太大,要么中途放弃,要么读一会儿,就得再歇一会儿。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书,就非常善于搭配,写写风景,聊聊人生,修修摩托车,再谈谈哲学。旅行见闻,父子交流,心理探案包括一些有趣回忆,都掺杂在其中。这就使得我们这些读者,不至于太过于辛苦。

或者可以说,正是由于作者这样的内容安排,使得大多数人,都能够更有阅读的动力和耐力。当然,过于结构严谨,推理严密的哲学书,虽然更加有“学术层次”,却也更容易吓退那些普通的哲学爱好者。

另一方面,我也觉得:作者的哲学探索,其实并不成功。他发现了一些问题,勇敢的开始了一些思考,但是为了避开各种“思维陷阱”,感觉就是在辗转腾挪,纵横跳跃,无法给人一种踏实的“获得感”。

我们可以说:这本书给了人很多启发。但是却很难说:这本书给我们很多收获。虽然,启发也可以算作一种收获。

作为过去读过不少东方宗教经典的读者,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往往非常替作者着急。眼睁睁的看着他在那里跳跃、打转、甚至挣扎,但是却没有看到他最终跳出来。他在与一些西方哲学传统,进行着艰难的战斗,但是:他没有胜利,只是苟活了下来。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次不成功的哲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