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太灰暗的未来

霍炬前阵子写了一篇「歪理邪说」:《无论强人工智能能否出现,人类的未来注定灰暗》我第一遍阅读的时候,发了一条微信:「好一篇歪理邪说,一时间竟无法反驳」。潜台词是:总觉得有哪里不对,还是很想反驳的。。。

简单总结霍炬的观点,我认为主要包含以下两点:人们无意识地,甚至主动的分享自己的隐私;这些隐私被大公司掌握,辅之以大数据分析,以深度学习的方式理解用户,进而对人类行为实现操控。

在经过几周的思考之后,我打算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如下:

1. 我的隐私,我自己都知道吗?

在没有查看网站访问日志之前,我根本不记得自己一天看了多少网站,浏览了多少内容。在没有佩戴智能手环之前,我不知道自己每天走了多少步路。在手机没有GPS定位功能之前,我甚至会偶尔迷路,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当然,我每天浏览的网站,走了多少路,心跳水平,吃了什么,去了哪里,都是可以算作我自己的隐私。但是,我要么自己根本不知道,或者因为信息琐碎,我自己也记不住。

那么,这些我自己都搞不清楚的隐私,还算是隐私吗?如果,这些隐私没有别人知道,我自己也不知道,这种隐私,有什么价值呢?如果是没有价值的隐私,有保护的必要吗?

换句话说,如果我上传了这些隐私(我原来自己都不知道的隐私),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收益,这个是不是好事呢?

2. 基于隐私的增值服务,存在诸多灰色地带

众多的服务,哪怕是传统服务,也需要了解用户的隐私。我去做按摩,我的按摩师傅会问我:你最近哪里不太舒服。去医院看病,负责任的医生也会询问我的既往病史。如果不了解这些信息,他们就无法提供针对我的服务。

进入网络时代,我们会向从未见过的人,甚至某个网站,透露自己的隐私。我们的信用卡号,我们的身份证和年龄性别。如果我们想要去网上征婚,那还得填写更多的内容。

为什么我们愿意主动填写这些信息?因为需要换取更好的服务。

再进一步,针对一个人的数据,力量是不足的。如果网站能够收集足够多人的数据,统计、分析、甚至预测。假设:根据不同地区,针对不同商品的搜索频率,预测不同地区的商品需求趋势。这当然能够帮助商家赚取更高的利润。但是也的确能够让用户在下单购买时,以更快的速度,收到货物。

如果,网站在收集这些需求数据的时候,能够只做汇总,不记明细。那么,用户来说,就只有益处,没有损害了。

事实上,所谓隐私,是针对不同的个人意愿而界定的。我的个人信息,如果我不愿意他人知道,那就是我的隐私。如果,我不介意他人知道,那就不是隐私。

不过,我想要举一个非常令人困扰的例子:「我在微信或者微博上,分享自己孩子的照片,甚至还有姓名和乳名。这是不是会存在问题?」很多爸爸妈妈都在这么干,而且往往乐此不疲。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有识之士」指出:「这会给人贩子、诈骗犯、敲诈勒索的绑匪以可乘之机!」

甚至,如果存在某个刻意针对你的家伙,默默收集你的各种公开信息,就能做到对你了如指掌,进而对你不利。在过去,他可能需要去翻你家的垃圾桶,再私下找你的身边人打听。现在,他们坐在家里,就能够搜集到这一切。甚至,有某种地下的黑色产业链,在兜售各种隐私的信息,以方便他购买。

问题在于:我不介意他人知道的一些个人信息,究竟是否有可能损害我的利益?而我在交出这些信息的时候,是否已经知道这一点?假设,我们公开分享的所有信息,事实上都可能对我们不利,这样的概率有多大?我们应该放心大胆的分享吗?还是应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3. 权利的转让与契约的成立

如果跳出IT、网络以及隐私的范畴,我们可以找到另外一些相近的例子——国家与政府的出现。在国家与政府出现之前,人类比现在自由得多,当然,也短命得多。安全没有保障,随时可能被人干掉。人们居住的地方,也缺乏各种公共设施,没有路灯,没有医院,没有警察,没有城管,没有环保局,没有……

没有这些公共的服务,人类自然都朝不保夕,直到他们愿意让渡自己的一部分权利,教给一个公共的政府,由这个政府,提供各项公众需要的服务。

当然,一旦政府出现,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力,甚至可能违背创立者的本意。这才是需要监督政府的根本原因。让渡权利,订立契约,保持监督。这就是现代国家的「契约论」基石。

西方的众多知识分子,有一个永恒的命题:「警惕政府走向独裁」。但是,无论多么警惕,无论多么强调监督,「取消政府」的言论,绝非主流。也不可能成为主流。

回到隐私的话题上来。我们上传自己的隐私,同样是基于我们与服务商之间的「契约」的。也许我们通常不看那些契约的文字,也许我们往往不关心可能的条文陷阱,也许我们的信息,会落入不怀好意的人手中。但是,我们已经无法回到过去,无法停止使用众多的网络服务,无法放弃在朋友圈发照片了。

唯一的选择,只能依赖法制,持续向前。如果法制不健全,就推动法制的健全,推动对服务商的监管,如此而已。

那种担忧人类注定会走向灰暗未来的心态,与担忧人类早晚会落入独裁者之手的心态一样。是相当「杞人忧天」的。

4. 借助工具,认识自己?

「认识你自己」,这是古老西方的格言。「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古老东方的格言。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做到呢?在传统的方法中「反思、静观、禅修」,也许是可行的办法。在科学昌明的现代,也许工具可以帮助我们。

在霍炬的文章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近未来幻想」,可以通过分析购物者的心跳、血压等身理特征,判断对于这个人最具有吸引力的商品价格。

这其中有啥问题吗?以这种价格购买这种商品,违背了用户的意愿了吗?根据不同的供求关系,确定销售价格,原本就是「政治正确」的经济学规律。那么,在大数据支撑之下,商品能够根据每一个个体的需求强烈程度,确立一个针对性的价格,不是更加符合经济学规律吗?

假设通过机器的分析,我们掌握了用户的真实需求强度,这究竟是一种操纵,还是一种迎合呢?

假设,我们通过个性化推荐,列出了用户真正想要的商品,用户会因此感到恐慌吗?假设,我们不是以程序方式揣摩用户心理,而是由一个经验丰富的导购小姐,带领用户完成选购,是不是就不会令人恐慌了呢?

那么,我们恐慌的,是不是「程序而非人类,猜出了我的心意」这一事实呢?

血压计、心电图、X光机,种种医学手段,帮我们更加真实的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当然也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疾病,尽快恢复健康,延长寿命。那么,如果随着科技的发达,某种机器和算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样会带来什么样的益处(坏处)呢?

5. 怎么才算作被操控?怎么才算作被洗脑?怎么才算作被决策?

任何人都害怕自己被人操纵,当然,更糟糕的是被机器操纵。问题在于,怎么才算是被操纵、被洗脑、被决策呢?

当年在知乎,我曾经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简单说:「过程中是否可以反悔;事后是否可能后悔」。

我们在网上购物,购得兴高采烈,事后又号称自己要剁手云云。我也没听说过有几个人,真正的剁了手。如果商家提供了7天无理由退货,在7天之后,你还没有退货。那就不要说自己是被操纵购物的。

霍炬文中的有一段话,可以算作是一种惊人的预言:「那时候人们就会有更多行为会按照人工智能程序所规定的方式进行,并且,还会发自内心的认为那是他独立自主的产生想法。人会完全会成为程序的终端,为程序贡献数据,按照程序引导产生行为,依赖程序生活和工作。」

在我看来,这段话称得上是危言耸听。背后的逻辑,是对技术深深的恐惧。

6.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在没有任何技术介入的情况下,我们从一生下来开始,就会受到引导、规劝、甚至强制教育。父母会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错的。如果干了某些事,就一定会挨揍。

在上学以后,我们读书、学习,书本上,课堂上,老师的耳提面命,书中的价值灌输。什么样的少年,才是一个好少年?我们如何才能带上小红花?我们如何才能称为三好学生?我们如何才能当上班干部?

在生活中,小说、诗歌、散文、杂志,在向我们倾诉着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形形色色的广告,在以种种价值观,无所不用其极的诱导我们消费。身边的同学、同事、朋友、亲戚,也在不断的向我们传递他们的价值观。

我们一路行来,哪有一天躲得过呢?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追求的无非是确立自己的价值观。我们不断学习、思考、总结、成长,无非是为了不受人惑、有自己的主见。

那些读完了霍炬的文章,认定人类的未来注定会灰暗的朋友,也许已经不自觉的接受了某种灌输。比起尚未到来的「人工智能操纵你的未来」,只怕已经被一篇文章洗了脑!

7. 未来真的会那么灰暗?

我一直觉得未来学家,是一种非常高大上的、安全的职业。当然,他们最好不要预测自己活着就能够看到的未来,免得到时候麻烦。

那篇引发了霍炬文章的「介绍强人工智能」的文章,其中的逻辑,也非常吊诡。如果未来机器的智商,是人类的成百上千倍,差距大到了蚂蚁与人类的差距。我们谁有资格预测未来呢?蚂蚁有资格预测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吗?

与其勉强预测,写些危言耸听的文章。倒不如老老实实的承认:未来无法预测!把小说写得像科普文章,真的靠谱吗?

未来将从何而来?我不知道。在我看来「未来不会那么灰暗」,至于理由,也许是因为我比较乐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