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献给世界的礼物
01 如何理解开源?
如何理解开源呢?我们可以描述开源定义,比如维基百科或百度百科上的定义,还可以念英文的定义,好像很厉害。但是讲完了之后,对方能听懂多少?可能你和对方介绍「什么叫做开放源代码?」「什么叫做开放其内部的代码?」,他一听,跟计算机有关、跟代码有关,那是不是跟我就没关系了?
开源(Open Source)定义
【维基百科】是一种在电脑程序的出品前和开发中提供其内部代码的做法。开放源代码在互联网上获得广泛使用,参加者需要大量更新电脑源代码。开放源代码使得生产模块、通信管道、交互社区获得改善。随后,一个新著作权、软件授权条款、域名和消费者提供创建的,一个新词开源软件诞生。
【百度百科】开源(Open Source)全称为开放源代码。市场上开源软件层出不穷,很多人可能认为开源软件最明显的特点是免费,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开源软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开放,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得到软件的源代码,加以修改学习,甚至重新发放,当然是在版权限制范围之内。
【Wikipedia】Open source is source code that is made freely available for possible modification and redistribution. Products include permission to use the source code, design documents, or content of the product. It most commonly refers to the open-source model, in which open-source software or other products are released under an open-source license as part of the open-source-software movement. Use of the term originated with software, but has expanded beyond the software sector to cover other open content and forms of open collaboration.
第二种,我们再“学究”一点,我们可以引用“官方”定义,「Open Source」是个专有名词,这个词诞生在1998年,开源软件促进会(Open Source Initiative, OSI)成立后,发布了开源定义(The Open Source Definition, OSD),一共有十条定义。如果有一款软件,它以符合这十条定义的方法对外开源,我们才认它是开源软件。那在这里大致介绍一下:
比如说如果我把我的源代码放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别人随便下载,这算不算“开源”?远远算不上,这种只能叫做“代码可获取”。但是如果再加上其他的,比如说我允许别人把他下载的代码再分发出去,这就符合第一条,叫“自由再散布”;再比如说我还允许别人修改之后再发出去,这个叫允许“派生”等等。然后,如果我说「对外开源,但又规定所有中国的公司不能用我的开源」,这就不符合第五条“不得对任何人和团体有差别待遇”;再比如,我说「我这个开源软件不能用于制造武器,只能用于美好的善良的目的」,也不行,违反了第六条“对程序在任何领域内的利用不得有差别待遇”。这十条全部符合,才能算是一款合格的开源软件。
讲完以上这些,大家对开源软件是不是更了解呢?未必。
那我们还可以尝试着给别人讲开源的历史。比如,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是什么?Open Source是什么?在自由软件诞生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Linux在1991年启动开发;Eric Raymond所著《大教堂与集市》在1997年出版;Open Source这个名词在1998年诞生。然后再告诉他,有多少著名的软件都使用了开源,比如手机上用的安卓系统是开源的,再比如说你用的Git是开源的……讲完之后,虽然你还是不知道开源是什么,但是你已经学会了给别人讲故事。能够讲一遍故事,再加上一点专业词汇,感觉似乎也是略懂一点开源,看上去算是一个业内人士了。讲开源简史是有用的,但对于真正理解开源,效果不是很好。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打比方。我曾经有一次去给一群中学生介绍“什么是开源”。
- 如果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你们一人做一遍——这个很正常;
- 你们班上成绩最好的同学说:你们抄我的作业吧——这个不是开源;
- 你们不但抄了他的作业,还帮助他一起改进这个作业,全班同学,一起完成一个更好的作业——这个有点像开源了;
- 公开一份作业给全世界,然后大家一起来改进,一起来完成全世界最好的作业——这个差不多就有点像真正的开源了。
开源就像抄作业?开源就像联合做作业?这个比喻是不是能拿来理解开源呢?
当然不行。这个比喻中对的地方是「协作的方式」,而不对的地方是「“开源”没有老师给布置作业」。通常那个第一个把“作业”做出来的人,做的不是“作业”,是他有一个好的点子、创新的念头,想要做一个新的东西,然后他就开始做,做完以后把它开源,没有人命令他去做,也没有谁让他去“交作业”。所以,“开源”不是完全像抄作业,但是“做作业”“抄作业”这个比喻能够帮助很多同学部分地理解开源,尤其是开源的协作,但是不完全。
我们用不同的比喻可以帮助人从不同的层面理解开源,但是也会误导人。
- 供应链?断供?
- 生态圈 食物链?× → 食物网 √
- 一粒种子 —— 最先的一个创意
- 土壤 —— 全世界的开发者
我们一直在说,可以把开源比喻成供应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断供”,就比如说「美国卡我们脖子,不给我们芯片,手机就不能生产了」诸如此类的话。在经济学管理学中,有一个“供应链”的概念,我们可以想象一环扣一环的一根链条。比如说,我要先依赖于这个原材料来得到一个初级产品,然后将初级产品再加工得到一个中级产品,最后得到一个成品。如果我们的软件生产也是以这样一种供应链的方式去理解的话,那是不是当中的某一段断掉,整个软件就生产不出来了呢?
当然不是。如果我不把开源比喻成“供应链”,而是把开源比喻成一个“生态圈”,我们会想到一个词“食物链”,看上去也是单根的,一层层下来的,但其实真正的食物链不是一个链条,而是一个“食物网”。很少有一种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它只依赖于单一的下游,如果这个下游灭绝了就完了。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植物或者动物,它的生存能力就太脆弱了。通常会有多个选择:在这个食物网里面,它的下游有多个。这是“生态”的概念,而不是链条的概念。再回到刚才说的“作业”。如果我们来谈“做作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忽略了开源软件互相之间的依赖关系。我们要有多个零件,然后才能组装出来一个大的东西,这是有依赖关系的。但是前面这个“做作业”的比喻,感觉是他自己独立作业,互相之间没有依赖关系。所以说,每一个比喻都是不完整的。
如果要说一个我比较认可的“开源”的比喻,我会更倾向于把它比喻成“生态圈”。比如说,我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是我一开始的一个创意,然后我把它埋在土壤里,这个“土壤”就是全世界所有的开发者。当这粒种子开始向下生长的时候,就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社区里的开发者愿意帮我一起来为这粒种子的生长做贡献;然后当它往上生长的时候,就意味着这棵树或者说这个植物长出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变得越来越强壮。这是「种子→树」的一种比喻,再来说「生态圈」的比喻。假设有一个热带雨林,这个热带雨林里有几百、几千、几万种动植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圈。然后当我们这样来看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用某种环境保护的眼光、生态建设的眼光来看“开源”,这又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层面去理解“开源”,哪怕讲到这里,大家对开源的理解依然停留在表象上。进一步的理解要靠大家真正深入到某一个开源社区,成为社区的一份子,然后又会有一些切身的体会。
再比如说,还是举例子。除了开源软件,还有开源社区。开源社区就是由一群人组成的。那这群人为什么会来一起做一个软件?为什么会无偿地义务地把这个软件写出来?而且每个人都很高兴。这是开源社区需要研究的问题。如果要做一个开源社区,或者说在学校做一个开源社团,你也要思考这些问题,这些人为什么会来?他们来了之后,为什么会留下来?他们的兴趣,他们的热爱,他们的满足点,他们的喜悦在哪?他们的收获是什么?你要不断地去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帮助他们。(怎么做一个开源社区?)
02 礼物
接下来进入今天的正题——礼物。
我推荐所有对开源有兴趣的同学去看《大教堂与集市》这本书,这是当代开源软件技术领域最重要的著作,不仅仅是开源领域,它可以被称为开源运动的“圣经”。我们今天只讲其中的第三章“开垦心智层”中的一个概念:开源参与者的内在动机问题。即,这些人为什么会来?他们为什么会愿意在社区里做贡献。书里面的原话是:他研究了“集市”开发模式的社会动力学,指出想要最有效理解这种模式,应该参考一下人类学家所称的礼物文化,而不是传统的交换经济,这种文化下,其成员通过送出礼物而竞争社会地位。
这本书讲的是人类的两种协作模式。所谓“大教堂模式”,就是一个最高领导招募一群中层,中层再招募一群基层,然后要开始建一座大教堂,有非常严密的规划、非常严格的纪律、非常复杂的管理流程,最后把大教堂建成了。而“集市模式”,就是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一群人就在一个大集市里,开始你付出一点我也付出一点,你贡献一点我也拿一点。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最后居然也把一个东西做出来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但是很多很多的开源软件,它背后的开发模式都是集市模式。因此他研究了其社会动力学,这些人为什么会来?然后参考了人类学家所称的“礼物文化”([法]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
书里比较了“命令体系”“交换经济”“礼物文化”三种不同的模式。命令体系,就是国王拥有一支军队,有将军、军官、士兵,通过一层层的命令来驱使人做事。交换经济,通俗点说就是我给你钱,你给我干活。我给你的钱多,你就在我这;另一家公司给得更多,你可能就过去了。而礼物文化恰恰是另一种不同的模式。书中说,礼物文化并不是对物质稀缺的适应,而是对物质充裕的适应。简单的说,就是如果我给你钱,你给我干活,那证明你缺钱。那如果你不缺钱,我想让你帮我干活,我拿钱买不到你的劳动力的时候,我拿什么来吸引你?这个时候就是,充裕性会使命令关系难以维持(我无法命令你了),会使交换变成无意义的游戏(我给你换什么你都不要)。在礼物文化中,社会地位并不取决于你控制了什么,而是你给予了什么。那么在开源社区里面,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他在一群人当中的声誉,所以有一个声誉竞争模型。即,什么样的人是最厉害的开源的大牛。其实就是因为他在这个社区里面贡献了最多、最好、最有影响力的代码,所以大家听到他的名字就肃然起敬。不是因为他们有多高的行政职位,也不是因为他们手底下管着多少人,只是因为他们给这个世界贡献了多少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礼物”。
那么这样的一群人是怎么长出来的?很神奇。为什么这些人会来到社区来贡献?因为在开源刚出现的时代,这些人恰恰是一群最不愁吃不愁穿的人,不在乎那些钱,但是他们会愿意做一些更有趣的事情、高难度的事情,他们被称为“黑客”。所谓“黑客”,不是那些去破坏网络、网站的“黑客”,而是用最漂亮、最神奇的办法做出一些高难度的技术性工作的人。这些人就是在社区里拥有最高声望的。
「自称是黑客不代表你就是黑客,只有其他黑客认为你是黑客,你才是黑客。」
书中提到了“礼物”,也提到了马塞尔·莫斯,因此出于好奇,我找了《礼物》这本书的原著来看。这本书是1925年出版的人类学著作,而马塞尔·莫斯也是现代人类学理论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礼物》开创了一个很重要的体系,后来很多人类学家到各个地方去研究当地的人类、部落、文化,都会去考察这个地方的“礼物交换”。但是这本书很难读,被称为社会人类学领域中最著名也是最晦涩的作品。
《礼物》一书中不只讲了一种礼物,他讲了好多好多不同的古代世界的礼物,比如库拉圈(Kula Ring)、夸富宴(Potlatch)、通家(Taonga)等等。在《大教堂与集市》中只提到了夸富宴的概念,类似于我通过请人吃饭来夸耀我的富有,所有人来随便敞开吃,而且只要你来我就给你发红包,让你满载而归,这是夸富宴。但是真正美洲西北部落的夸富宴,不仅仅有请人吃饭、给人送礼,他们甚至还当众销毁或者毁坏那些珍贵物品来展示他们的慷慨。第二个更有意思的是,在马塞尔·莫斯《礼物》这本书里它原文写的是“礼物经济”,而不是“礼物文化”。它是礼物经济与现代经济之间的两种不同经济的对比。因为在真实的人类社会里,礼物是有交换的。比如说我送一个礼物给你,你收到礼物后会有回礼的压力(义务),因为“礼尚往来”。更有甚者,毛利人在解释「为什么我把通家(Taonga)送给你后,你要回礼给我」时,说:因为在通家里蕴含了我们这里一种叫做「豪(HAU)」的东西,是「礼物之灵」,背后藏有一种诅咒。就是说,如果你收了我的礼物,还不回礼的话,诅咒就会跟着你,所以收到礼物的人必须要回礼。而且书中还反复强调说,“礼物”是一个总体呈现的体系,因为参与交换的并不是个体,而是这些个体的中介,即整个家庭或整个氏族。
Eric Raymond在写《大教堂与集市》时,为什么要去引用“礼物”呢?似乎哪儿不对?
具体哪里不对?↓↓↓
03 在开源社区理解“礼物”
在开源社区里,所有的“礼物”都是「非物质性」的(比如源代码,补丁,意见和建议,其他贡献)。所谓「非物质性」就是,我把一个东西给了你,我自己并没有减少。比如一份代码,你拿去复制一千份、一万份,我手里并不会少;且不会因为我给了你,其他人就拿不到(礼物的排他性)。
在开源社区里,特别强调的是「非排他性」。我一份“礼物”可以给无数人,而且是不做限定的给任何一个人。这跟传统的物质性礼物有很大差别。
- OSD第5条:不得对任何人或团体有差别待遇
- OSD第6条:对程序在任何领域内的利用不得有差别待遇
第三点,在马塞尔·莫斯的《礼物》中,很强调“回礼”(迫于一些原因,必须要回礼)。但是在开源社区里,其实不构成回礼的义务,而是共同创造的邀请。我开源出来的一个软件,这个软件没写完,它不是一个完成品——「非完成性」,它是一个开放的、共同创造的邀请,欢迎全世界所有人跟我一起来完成这个作品。——它是一个「邀请」,不是一个完整的、不能再改动的「礼物」;当然,这样的一种「邀请」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更好的礼物。
所以,当我们撇开这些差异来看开源世界里“礼物”的含义,一个不限制任何人而且没有回礼压力、构成一种共同创造激情、非物质性的智慧的创造力——这其实是一种更好的礼物。Eric Raymond有一点没有说错,那就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会褒奖那些无私、分享与贡献的人。尽管在细节上来看,他引用“礼物”的概念有诸多不一致的问题,我们可以去挑出来,但本质上来说是对的。我们之所以在社区里更崇敬那些做出贡献的人,就是这个原因。
04 更加复杂的礼物现象
因为好奇,我还看了其他人类学的书,比如《礼物的流动》。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更复杂的礼物现象。因为马塞尔·莫斯研究的是古式社会或者说是原始社会,但阎云翔老师研究的是中国黑龙江的一个村庄从1949至1992年的各种礼物相关的田野日志,这个时间在中国农村这样一个环境下,礼物有哪些形态。在马塞尔·莫斯《礼物》这本书里其实没有对礼物进行分类,但是在中国农村,其实礼物有很复杂的分类。比如说,阎云翔老师至少将礼物分了四类。第一类是仪式性场合的表达性送礼,如婚丧嫁娶、盖房与拜寿、被大学录取与参军等;第二类是非仪式性情境,如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拜年、小孩孝敬老人,老人给小孩压岁钱等;第三类是日常生活,如食物交换、爱情信物;第四类是工具性送礼,如间接付酬、“溜须拍马”“走后门”送的礼。因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送礼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他是通过送礼来展现他的慷慨,然后来获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因为有更复杂的礼物关系。而且送礼者和收礼者之间,有可能是平等的关系,也可能是上下级的关系。所以作者在书里列了一张表,所谓的横向关系就是两个人是平级的(平辈的);但是上下级关系(纵向关系)的话,有可能是父母和子女之间,有可能是长辈和晚辈之间,有可能是领导和下属之间,都是上下级关系。这时,X给Y送礼,礼物从哪里流向哪里,权力与声望并不一致,是否获得优势也很难判断。作者写了很长的章节来一点一点地分析其中的关系,比如下属给领导送礼也有两种情况,逢年过节送礼是一回事,请领导帮忙办事又是另一回事。不同的送礼的情况,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马塞尔·莫斯《礼物》一书中提到的“夸富宴”是送礼竞争(我比你送得多,我就比你有更高的声望);但是在中国农村,其实有另一个说法,是收礼竞争。根据《礼物的流动》中所说,当地村民办活动时,会专门请一个师傅来记账(礼单),礼单会一直保存在家里,定期拿出来看。他们记下这个礼单是为了将来回礼。更有意思的是,所记礼物越多、人数越多的礼单,越值得珍藏,因为这是这家人“有面子”的表现。
再回过头来看,为什么收礼越多,反而面子越大呢?这时候的社会,和原始社会又不一样了。问题更复杂了,我们是不是能够简单地把“礼物”的概念套到开源社区里?不能这样。
05 在开源社区理解“礼物”
所以我们回到开源社区里再来理解礼物。简单社会,比如说原始社会,其实比较容易,就是一个人,他做了什么行为,然后基于他的行为,社会给予相应的评价,他的社会地位因此也会发生变化。但是到了复杂社会,一个个人他的行为,我们不会直接去评价,我们会基于它不同的社会地位给他不同的社会评价。
我们再来看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其实可以分为四种。比如说最简单的,通过贡献获得的荣誉地位;第二种,由个人奋斗而来的成就地位,比如我通过个人奋斗成为了这个村的首富,会有一个成就,当然如果能成为全国的首富就更厉害,地位更高;第三种,你在一个组织架构中获得的结构性地位,比如村长、校长等,是由组织任命而来的职务地位(结构性地位);第四种,由人际关系而来的关系地位,比如说,虽然你不是首富、不是村长、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但是你家里有人是,这个时候你的地位也有了,这是由人际关系形成的。如果你认识一个人,他的社会地位很高,那么你跟他的关系越近,你的地位自然也越高。
但是,在开源社区,由于剥离了个人的其他地位属性,我们不去看他的身份、地位、成就,只看他在社区里贡献的东西,所以能够更加靠近简单社会的评价模式。
所以当我看《礼物的流动》这本书时,我看得很起劲,因为书中描述了很多我不理解的社会上的现象。但是回过头来对照开源社区,会发现很多的不同。开源社区没有那么复杂,或者说,开源社区至少现在还没有那么复杂。这是我们对社区的理解。但是开源社区也有“礼物”,我们可以讨论“礼物”的两种含义。第一种是一款开源软件,我是一款开源软件的作者,我把它献给社区;第二种是向一款开源软件做贡献。那么,相当于是这款开源软件,从社区里不同人、不同企业那里收到“礼物”,它需要有一份“礼单”。
在Linux内核社区,每年都会出一个内核贡献排行榜。右边这个表格就是在Linux内核5.10这个版本时的榜单,华为公司的贡献占到了8.90%,排名全球第一。他们要通过厂商排行榜,不断地向社会发布一些消息,让这个社会意识到哪个厂商/公司的贡献是最大的。这个事情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人类学中讲到“仪式”,我们为什么要办各种各样的仪式?无论是大型的庆祝仪式,还是大型的聚会,所有的仪式都是为了调整集体记忆。比如说村子里一户人家办了一场仪式,来了500人,那么村里人都会记得他们这家人的社会地位在上升,因为家里越来越有钱了,或者有人当官了等等,这些事情都会调整这个村庄的集体记忆。同样地,我们在开源社区也会不断发布这种榜单。通过不断发布这些榜单,来不断地调整对开源社区的不同开源贡献者的评价,也是去调整集体记忆。
06 开源世界的冰火两重天
最近出现了两个新闻,一个是「Babel项目陷入财务困境」,另一个是「涛思数据完成4700万美元B轮融资」。我们会觉得开源世界里“富的富死,穷的穷死”,哪怕是同样非常著名的、非常好的开源项目,他也会有不同的待遇。
我就发现,在开源社区有两座冰山,一座是在海面之上看得到的开源项目,就是那些投资商会关注的,有重要商业价值的,有很大收益的,但这些只是开源世界里的极小部分。剩下的很多开源项目,它们几乎没有商业价值,也没有投资前景,它们只是默默地存在着。但海面之下的开源项目,不仅重要,还是海面上的开源项目存在的基础。另一座是开发者,即开源社区里所谓的“大牛”们,他们是海面上的那座冰山(一小部分人),而在海面以下的那部分人,他们其实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受到关注,也没有收到那么多回报,没有享受到礼物文化带来的回馈,他们的贡献甚至被忽略了,他们在社区里的地位也只是说还行。任何一个领域,真正站在聚光灯下的都是少数,不光是开源。
我为什么会来谈这件事情?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很喜欢《大教堂与集市》这本书,用里面的礼物文化来激励自己,也用它来吸引新人——你只要贡献的越多,你就会获得越高的社会地位。但事实上我们自己心里清楚,能够被礼物文化的高光照耀着的毕竟是少数。
所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礼物文化究竟处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个阶段?在人类学本身的解读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礼物经济,即部落与部落之间、氏族与氏族之间互相交换礼物,进入市场经济(第二阶段)后,礼物渐渐被边缘化,现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已经没有经济效益了。根据Eric Raymond的解读,是命令体系→交换经济→礼物文化,“礼物文化”似乎是第三阶段,是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好像觉得有点像共产主义。其实开源在西方刚起来的时候,很多人会把开源和共产主义形成某种映射关系,认为他们强调共产主义,强调共享。但是,马克思提到了两种共产主义。一种是原始共产主义,一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原始共产主义是会过去的,过去之后会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然后才会进入到真正的物质充裕的共产主义社会。我认为,Eric Raymond之所以说「黑客会享受礼物文化」(是有时代背景原因的),其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七八十年代,早期的那些黑客之所以会感受到物质充裕,恰恰是由于当时的软件开发从业人员严重供不应求。他们是当时金字塔顶端的一小群人。最开始的时候,写代码的人被称为科学家,后来是工程师,再后来是技术人员、码农。随着写代码的人越来越多,会写点程序的人越来越多,其实他的社会地位在下降。未来的共产主义其实还不太能看得到,现在还是处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阶段。
07 如何理解开源?
又回到这个问题「如何理解开源?」
有一种解释说,我们非常喜欢Eric Raymond对于礼物文化的解释,认为礼物文化是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而在黑客世界率先实现了礼物文化。那之后会如何发展呢?好像现在越来越不是这样了。
另一种解释说,我们看重的不是礼物,我们更看重的是开放式协作。什么是开放式协作呢?就是一群不确定、没有固定编制的一群人,在一个开放式的组织下面,通过某种开放的办法,一起来做些事情。所有的过程都是一边商量,一边讨论,一边尝试着去往前走,这是开放式协作。在这种开放式协作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思考:这群人协作背后的动力是什么?他们的心理是怎么样的?他们的动机是什么?他们的激励因素有哪些?他们为什么愿意继续参与这样的开放?接下来就是,如果这个社会不断发生变化,时代变了,社会变了,经济关系变了,技术条件变了,我们还是希望用开放式的方法去协作,我们哪些地方也要进行变化?“礼物”的概念还能不能用?如果继续用,有哪些地方要发生变化?比如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引入某种区块链的激励机制,引入某种更公平、公开、透明的激励机制。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因为是开放的,所有的未来都还需要我们去探索。
这是开源社写的《开源人宣言》中,对于开源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谈了三要素:开放、平等、分享。通过这三个要素,形成了一种被称之为开放式协作的模式,通过这个办法,我们一群人汇聚在一起,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这是我们对开源的理解,但这样的理解是不是准确呢?其实也未必。
所以,再回过头来看我今天讲的内容,其实我之所以会顺着一本书里面的一小段话一直往下追,然后去看很多人类学的书,有点“刨根问底”的意思。但我“刨根问底”下来之后得到的感受就是Eric Raymond当初写这本书时,他应该没有仔细地看过太多人类学的书,只是稍微看了一下,然后觉得还行就拿过来用。如果我们真的去深究“礼物”的概念,会发现未必是这么回事。所以我前段时间看完了另外一本书,叫《寻找亚洲》,里面有一段话特别好,说的是理论的旅行,你从一个地方看到一个概念,把它挪到自己这个领域来用的时候,理论的旅行需要一个必须的条件,那就是它需要脱掉直观的外衣,变形为与不同社会历史相应的新的形态。在这种变形之后,理论原有的框架和结论都不再具有重要意义,而它所提供的洞察力本身则会以不同的形态再生。这就是说,我们如果真的非常深入地去思考一些概念,哪怕这些概念用在我们自己的领域里未必适用,它也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08 开源世界中“礼物”的第三种含义
我们前面说了开源世界里“礼物”的两种含义,第一种是一款开源软件,第二种是向一款开源软件做的贡献。那么开源世界里“礼物”的第三种含义是开源作为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不仅仅可以应用在软件开发这个工作,我们也可以把它应用于更多的领域,比如说开放式教学、开放式协作、开放式组织。
所以,为什么大家要了解开源?不仅仅是开发软件,我们是来一起探索一种开放式协作的模式。以某种敞开的、开放的心态,一起来想办法创造一点什么东西,不管创造出来是的是一个软件,还是一首歌、一部戏剧,都可以。任何一种创造,一种开放式的创新,它都可以用到这种开源的方法。而且像这种探索的过程,你在这里尝试过了,将来一定可以应用到其他地方。这才是了解和学习开源最重要的价值。
我现在在做很多这种相关的思考,也是希望“开源”不仅仅用在开源软件,我也想把它推广到其他地方去。这是我想做的事情,也可以供你参考。
今天的分享到这儿就结束了,结论就是:“开源”这种方法论本身,它是一种献给世界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