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工具与技术的诞生

这是一篇思考速记,并不能算是“成品”,因为一个庞大的思考轨迹,需要经常记录一些零星的收获,以便将来能够更好的串联、整理并正式发表。

核心论点

儿童学习过程

最初让我重新思考儿童的学习过程,其实是因为正在阅读的一本书《这就是语言学》,书中探讨了一些奇妙的现象:

问题在于:先天的语言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能力?为什么这种能力,在婴幼儿时期学习母语的时候,就特别容易?等到学会母语之后,再学习其他语言,这种先天的能力,反而退化了?

也许,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模仿”这个过程。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

成年人的模仿说话,听到一个人说话,他就能自然的“按照原来的样子”说一遍。但是,对于一个刚刚开始学习说话的孩子来说,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他并不太清楚,该如何发出正确的音节,在尝试接近大人的准确发音的过程中,他其实是在探索唇、口、舌等各个部位肌肉的使用方法。

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之后,他发出了正确的音节。再经过一些年以后,他的发音习惯被固化下来,比如日本人不擅长发卷舌音,就是类似的原因。而我们大家都会因为各地方言而带有的口音,也是相同的原因。

我们的发音,早期是摸索,后期被固化。

事实上,不仅仅是发音,词汇、句型、包括各种语法,我们的学习过程都经历了“猜测之后的模仿”。因为儿童并不太清楚,如何才算正确的表达,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的有趣的“童言童语”,其实就是儿童在尝试掌握正确的句型、语法的过程中,犯下的“错误”。

儿童的其他学习过程

其实,不仅仅是学习语言,在其他领域也有类似的学习过程。无论是肢体动作,还是面部表情,儿童在观察之后,也会尝试使用自己的各种肌肉,模仿大人的动作或表情。

而且,我们不应该仅仅注意到在大人面前,儿童的模仿。在儿童独处的时候,他们也会“回想”看到的现象,自己尝试各种模仿的动作。甚至在极早的婴儿期,他们躺在床上的时候,就会做出各种表情,发出各种声音,尝试着挥手、踢脚。这就是模仿与探索兼而有之的现象了

还有就是观察大人的表情、情绪与反馈之后,儿童不仅会模仿,也会尝试感受情绪,甚至引发共鸣,调整自己的探索方向,不断寻求更好的反馈。

这些都是儿童学习的一部分。

学习过程的五大关键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儿童都会获得巨大的乐趣,至少可以分为三类:探索发现未知的乐趣、受到夸奖的乐趣、达成目标的乐趣

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设立目标,鼓励模仿,然后奖励正确的模仿。但是却忽略了儿童探索未知的乐趣,以及达成自己目标的乐趣。

对于儿童来说,如果他们从小就被过度的赏罚“PUA”,只是希望获得外部的奖励,达成父母、大人给予的目标,避免受到他们的批评。而不再“自得其乐”,那就是大家常见的“被规训”,长大了!

而那些在成年之后,依然保持探索、发现,甚至破坏的乐趣的人,既是童心未泯之人,也是科技探索与工具开发的中坚力量。

工具范围的扩展

以自身为工具 -> 以器物为工具 -> 以他人为工具 -> 创造新的工具

我们常常说:工具是手的延伸。这个话至少有两个问题:望远镜是一种工具,但是应该说是眼睛的延伸。另外,其实我们也完全可以将手、眼甚至其他器官,都看做是我们的工具,甚至将“眼耳鼻舌身意”都看做是我们的工具。从新生的婴儿开始,就在尝试掌握“自身”这一工具。然后才是外部的各种器物,然后再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寻求帮助。或者一起协作,一群人组成一个更大的“工具”,甚至创造新的工具,以实现过去从未实现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延伸,从我的手、我的眼,到手、眼就是我的一部分。再后来,眼镜戴上就像是我们眼睛的合理组成部分,手机就像长在我们的手上一样,成为我们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对于整个世界,我们会划分为:我、我的一部分、我能控制的部分、我能影响的部分,以及我无法影响的部分,甚至是对我而言未知的部分。越是我们能够掌控的部分,我们就越是将之算作“我的一部分”,所谓“如臂使指”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内外之分

以我为中心,可以画出一个一个的同心圆,离我越近的部分,就越是我。离我越远的部分,就越是外物。所以我们常常会有内外之分,物我之分。但是如果能够更加彻底的看待这些事务。或者向内,将一切都看做“工具”,或者向外,将一切都看做“我的延伸”,倒是更加通透的看法。

一切皆外,则终将无我。一切皆内,则天人合一。无内外之分,方能物我两忘。

这也许就是佛道两家,最终可以汇通之处吧。

科学、工具与技术的协同演进

世界是全部现象的集合,其中包括客观现象与主观现象。所谓主观现象,就是被我一个人观察或感受到的现象,最多是能够告诉他人,他人却无法验证。客观现象,则是多人以上都能够感受甚至能够验证的现象。如果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再次感受甚至验证的,就基本上能够算作科学研究的对象了。

但是,无论是主观现象还是客观现象,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去理解。————无法理解的现象,会令我们心生不安,要么搞清楚,要么躲远点。

无论是否真的理解这个世界的各种现象,我们总是需要由他人,或者我们自己,来构造一套解释,或者称之为“为世界上的一系列现象,构建一套模型”。无论是创世神话、还是阴阳五行,无论是托勒密的宇宙还是伽利略的宇宙,无论是牛顿力学还是量子力学。我们总是希望有一套具备足够解释力的模型。

构建模型,解释现象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索的过程。现象背后原因,需要由一组现象来说明(证明),而这些现象,同样需要被理解和说明。所以,科学探索的过程,是无止境的。

真的想要探索深层次的原因与现象,工具就变得不必可少了。无论是望远镜还是显微镜、包括各种仪器与试剂,甚至是大型粒子对撞机,都是由人类不断开发出来的工具。

当然,我们还出于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变身边的世界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工具。

制造工具的技术,创造新工具的工具,使用工具的技术,帮助我们更好的施展技术的工具,以及在工具与技术协同演进的过程中,我们所总结的各种方法论,构成了一个整体。

新的工具、新的技术的出现,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原本存在但难以发现的现象,也会产生过去从未出现的新的现象。 前者可以举显微镜的例子,后者可以举互联网的例子。于是,对于科学而言,新的现象就构成了新的挑战,这就是科学、工具与技术的协同演进的过程。

结论:学习的意义

如果没有望远镜,我们看到的星空会少掉很多的星星。如果没有天文学的知识,哪怕有望远镜,我们也只能看到一些亮点而已。

如果不读古诗,看到星空,我们就不会联想到:“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如果不懂英文,那么“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这样的歌声在我们耳边响起,也不会勾起我们的任何联想。

牛郎织女的传说,仰望星空却掉入深坑的哲学家的故事,如果不知道这些,我们的感受又缺失了一块。

我们从一出生就具备的好奇心,却始终会受限于我们能够使用的工具,以及我们能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看热闹与看门道,茫然无知与触类旁通,乐趣大不相同。

为了不断的满足自己无穷无尽的好奇心,甚至不惜发明新工具,创造新技术,总结新理论,不断精进,可能才是学习终极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