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Research
Journals
All Page
Graph
2024_01_25
上午在家工作
下午陪父亲去医院看病(细菌性感冒)
看完《万物皆可测量》第一章
在读《灵山》,读到了90章
2024_01_24
撰写《
开源翻译及AI配音社区
》
阅读IaC书籍,并应姚冬的邀请,撰写推荐词
下午去找张国锋老师聊天
2024_01_23
与郭瑞、孙林讨论基金会生态、品牌等工作
读完了《地师》
想通了一个点:从“存天理灭人欲”,转变为“导人欲合天理”。
接下来可以写一篇文章,讨论伦理学的根基
我思考的出发点,还是我的上一篇文章,从回顾婴儿学习的过程开始。对于婴儿来说,其实既没有“道德”,也没有“人欲”,这都是被后天植入的。无论是道德还是欲望,都是被培养出来的。
天性里的欲望,被培养成了人欲。
晚上与PLOC社区的朋友交流
新书到手:《
万物皆可测量 (豆瓣)
》
2024_01_22
上午开基金会周例会
写完了一篇博客:
科学、工具与技术的诞生
下午带儿子去父母家吃饭
2024_01_19
上午在重庆市发改委,开完了基金会的理事会,各种事项、工作计划、预算,都顺利通过。
下午好好歇歇,在重庆逛街,走了山城巷、十八坡、解放碑
晚上与王正航交流项目
#今日读书记录
微信读书
《经济发展理论》,读完第四章
简单理解,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不同,不认为企业家剥削了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而是认为:企业家的利润来自于他的创新
起点读书
《地师》,读完二百三十章
2024_01_18
上午在基金会开会,讨论2024年工作计划,简视科技的发展规划
下午,修改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2024_01_17
今日从上海到重庆
下午基金会开会,商量工作
晚上KCC 2024工作组开会
写完了开源大事记的两个部分:开源生态与开源榜单与报告汇总
#今日读书记录
起点读书
重读《地师》中
2024_01_16
上午写开源大事记
中午与李骏、王伟吃饭
下午找谢孟君聊天
晚上开理事会年终总结会议
#今日读书记录
微信读书
《经济发展理论》,第三章,读完了
现在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思考,放到100年前,那就是先知一般的学术贡献了。如果要总结一下,无非就是:风险投资,对于创新非常重要,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
2024_01_15
#今日读书记录
微信读书
《经济发展理论》,第二章,读完了
从静态的经济循环,进入经济发展,提到了三个要素:新的生产组合,投资(信用),企业家
与罗冰交流面试
2024_01_14
上午录制PIE
中午陪岳父吃饭,逛华东政法大学
晚上写中国开源年度报告的卷首语
2024_01_13
中午去父母家吃饭
下午在华师大参加x-lab的活动
晚上x-lab聚餐
硬刚了一次开放原子,因为他们的文章写得不对,将COSCon说成是自己办的了。从下午4点发现问题,到晚上11点多才改正。
2024_01_12
早上看青霜引擎的TOC介绍文档
修改工作总结
去图书馆还书,借了一本《大成拳——科学站桩功》,因为受到《地师》的感染
整理开源大事记:生态篇,报告与榜单篇
修改与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OpenTEKr的《战略合作协议》
#今日读书记录
微信读书
《经济发展理论》,第一章,读完了
作者用纯文字,描述了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模型,要是有图示,就好懂多了
2024_01_11
讨论Corrie将小明踢出成员发展组的工作群的事情
与开源中国李萌,讨论后续工作
下午去交大,参加活动
#今日读书记录
微信读书
《经济发展理论》,第一章
读起来始终不是很顺畅,感觉作者太绕了
起点读书
《地师》
2024_01_10
上午在基金会工作,与网站供应商交流
下午从重庆回上海
#今日读书记录
微信读书
《经济发展理论》,第一章
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现象。而开源学,却是要从开源现象中,分析出经济现象、政治现象、心理现象、学习现象等等,然后再汇成一种现象
熊彼得的思路,类似于力学的第一定理、第二定理,先假设没有外力的时候,就是沿着直线匀速前进,有外力,才有加速度
纸书
《这就是语言学》
了解了一些关于音素、词素的概念,以及日本有来自很多不同国家的外来语词汇
起点
又一次开始读《地师》,还是很感动的
2024_01_09
在基金会,整理撰写基金会年度工作总结,并且参考编制各种制度
与七月老师交流,后续可以向田理事长汇报
#今日读书记录
微信读书
《维特根斯坦传》,第八章,印不出的真理
真的惨,没人能够读懂他的书,他又不愿意自费出书(这样是不正当的)
他朋友伊格尔曼,对于他的劝告(不要自杀),非常深刻
《日本通史》,第六章 中日文献记载的古坟时代
还是中国的历史书,记录了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庄子现代版》,胠箧,在宥
现在的吐槽体,都是跟庄子学的吧
2024_01_08
今天出差去重庆
写一篇文章
工具、科学与技术的诞生
下午在基金会开工作会议
晚上在熙街,吃朱光玉火锅
#今日读书记录
微信读书
《枪炮、舰船与笔墨》,第四章,立法者大军
主要介绍了拿破仑既要军事征服,又要推广立宪的过程。而且,他也一直认为:推广立宪,能够降低当地居民的反抗
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是美国人莫里斯的故事,他顿悟到:一个外国人,凭什么帮别的国家写一部宪法?
另一个收获就是:大多数宪法,其实并没有被执行,仅仅是被写出来了
还有一个值得一记的人物:玛丽·雪莱,第一部科幻小说《科学怪人》的作者,这部小说可以被視為反思拿破崙現象的政治著作。
《维特根斯坦传》,第七章,在前线
一边作死,一边怕死,一边英勇无畏的承担最危险的任务,一边却又在生死边缘,被激发了深入的哲学思考
《逻辑哲学论》就是诞生在这个时期,可惜他的朋友品生特,看不到了
《庄子现代版》,骈拇、马蹄
更加偏激,不像是庄子写的
PDF
《南华经解》,逍遥游
注解非常精到,解决了我对于“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困惑。
《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1-6节
看得快一些,反而不容易前看后忘
看理想App
杨照,《史记》1-5
越是喜欢司马迁,就越是讨厌董仲舒
2024_01_07
#今日读书记录
微信读书
《维特根斯坦传》,第五、六章,挪威、火线之后
整体而言,还是介绍人物与人物关系为主,对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介绍得不够多,不够清楚
《庄子现代版》,应帝王
还是有索然无味之感
《日本通史》,第五章,中日文献中的倭与倭国
PDF
找到一堆庄子的书,其中《庄子浅注》与《南华经解》,都是唐晓君推荐的,感觉不错
看理想App
杨照:《春秋繁露》9至15,越发感觉,董仲舒之后的儒家,我就没法再喜欢了
晚上与王璞等人开会
2024_01_06
#今日读书记录
微信读书
《维特根斯坦传》,第四章,罗素的导师
一直能够发现翻译的问题,但是书本身很有意思,所以还是继续读一下
维特根斯坦是个天才,品生特是一个足够好的朋友,而罗素的大度包容也是非常伟大的
《庄子现代版》,大宗师
开篇对于大宗师内容的讨论,错简之类的,也许有道理,但也可能是没读通
坐忘的故事,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也用上了
PDF
打算从头开始看《尼各马可伦理学》,之前看得太慢,反而都忘光了
看理想App
杨照:《春秋繁露》1至8
继续写一点
我的哲学笔记
晚上录制《后互联网时代的乱弹》
2024_01_05
#今日读书记录
微信读书
《庄子现代版》,德充符
感觉流沙河有点信口开河,读不下去了
最终还是读完了,几位残疾人,社会对于他们的歧视,以及他们内心道德的充盈
《枪炮、舰船与笔墨》,第三章,印刷的力量
首先介绍了美国宪法的诞生过程,以及大面积印刷如何帮助了这部宪法在国内外的传播,1789
拿破仑,法国新宪法,1799
海地,1804年也发布了独立宣言
一大批南美国家都在效仿美国的独立宣言、宪法以及各种制度设计,各国开始改写、撰写自己的宪法
1791,波兰宪法
1798,荷兰宪法(巴达维亚宪法)
1814,挪威宪法
1821,墨西哥《伊瓜拉計畫》
介绍了印度的白金汉、洛伊
印刷的局限
日本、中国都没有立宪的打算
切罗基人的立宪与独立被扼杀
《日本通史》,第四章,考古学中的古坟时代像
主要的感受,倒不是古坟时代的种种,而是时代的思潮对于历史研究的影响,在明治时期,日本军国主义时期,以及战后日本,不同的思潮对于考古研究的各种结论,都会有影响
另外,是不是有足够多的考古发掘,经济是景气还是不景气,也会影响学科的发展,包括学者们对于自身学科的价值认识
2024_01_04
#今日读书记录
微信读书
《庄子现代版》,养生主、人间世
因为是听书的原因,听得太快,感受反而不深
第一次发现养生主其实很短,人间世讲了一些悲惨的故事
《枪炮、舰船与笔墨》,第二章,旧欧洲与新思想
俄国的凯瑟琳大帝,撰写《训谕》,收到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但是有很多先进的地方(除了不会限制自己的王权),1767
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颁发《腓特烈法典》,1761
瑞典國君古斯塔夫三世,推出《政府体制》,1772
介绍了托马斯·潘恩的生平履历以及对美国的影响
《日本通史》,第三章,考古学中的弥生时代像
大约公元前10世纪到3世纪中期
土器、青铜器、铁器并用,从狩猎采集转为水稻耕作为主
绳文时代盛行的拔牙风习,弥生时代仍在继续流行
不断有中国的器物(铜镜)传入日本,日本的仿制相对劣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