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Research
Journals
All Page
Graph
第二性
第一卷 第一部分《天生命定》
第一章阅读感想
collapsed:: true
当年的进化论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很多人,哪怕是波伏娃也不能免俗。
多样性而非进化,才是生物演化的根本趋势。不是“越来越先进,适应力越来越强”,而是通过多样性,尽可能填满所有的“解空间”。世界不是只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而生命的目标,则是探索所有可能的答案。
从进化论到演化论,不再说初级或高级生命,而是说简单或复杂生命,在演化生物学中有非常多的词汇,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贻害”无穷。
第二、三章,阅读心得如下:
collapsed:: true
当我们去解释一个现象时,往往会有自觉或不自觉的“预设”。比如一切都是与性有关,或者一切都是阶级因素造成的。
另外:解释与合理化往往只有一线之隔,一个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与它就应该是这样,解释者自己都可能会不加察觉与分辨。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不自觉的进入伦理评价,或者以带有褒贬的口吻去描述一些应该更加客观评价的事物。
PS. 之前读过一本以精神分析的方法去分析弗洛依德这个人的书,很有意思。《弗洛伊德的使命》
第一卷 第二部分《历史》
前三章,读后感:
collapsed:: true
我们如何才能建立起一种比较的方法,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社会,女性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多低?这个的确很困难,但是如果无法比较,就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在众多导致父权上升的因素中,财产权与继承权的因素是最有说服力的,我联想到的是男性会有更强的领地意识和占有欲,甚至进而将女性财产化了。
还有一个联想,是关于话语权的,那些说(编)神话的人,立法的人,宣扬某种伦理道德的人,解释并合理化某种现象的人,为何大多数都是男性?
第四、五章,阅读感想:
collapsed:: true
这两章引用了很多史料,现在看来都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丈夫有权决定妻子的生死;未成年少女被当做馈赠之物许配给某位男爵,甚至有不计其数的女人被退了四、五次婚;丈夫是妻子的监护人,可以殴打她,管教她,监督她的人际交游、书信往来;一旦成婚,丈夫可以随意支配妻子的财产,和她之间不需任何契约。还有众多贬低女性甚至可以称之为污蔑的言辞。
另外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方面,则是各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斗争,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层出不穷的奋力抗争的种种事迹。当然,我会看到一个侧面:那就是越来越多的男性,被这一努力所打动,最终投票支持女性选举权的相关法案。这也使我更加坚信自己一直以来的观点:女性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需要团结尽可能多的男性支持者,这样才能够更加顺利的获得成功。
在第五章的接近结尾的部分,我读到了作者苦口婆心的呐喊:更多的女性需要觉醒,要不甘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去争取更多的影响世界的权力。
最后一点小吐槽:这本书写的内容,还是有点散乱。
第一卷 第三部分《迷思》
第一章,读后感想:
collapsed:: true
这一章读得我太累了。虽然我能够理解,这一章想要梳理在人类历史上,针对女性、针对两性关系,针对女性的各种角色的种种迷思。
1. 缺乏地域差别的分析,作者非常非常广博,引用了无所的诗歌、小说、戏剧、哲学、宗教、神话与习俗,但是几乎全部都是混为一炉的。似乎全世界都是这样。(我一直没有找到,作者对中文相关材料的引用)
2. 缺乏时间演变的分析,在历史上,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工具水平与交流方式,自然会影响到针对女性的迷思,哪些已经在“改善”,而哪些还是一成不变?这些都缺乏较为系统的梳理。
3. 缺乏好的分类,有些迷思非常恶劣,例如视女人为奴仆。有些迷思非常变态,例如恋母情结。有些迷思则只能算是男人的可笑臆想,例如将某位女性当做缪斯女神。这是按照性质来分类。还可以按照严重程度、社会影响、针对人群、时代特色等等来划分。
4. 最后,是缺乏深度的分析,如果作者不是罗列了这么多材料,而是减少到一半,甚至五分之一,然后对于引用的素材做更加深入的分析,男人为什么会这么想,有哪些思想史的背景来源?当他们说了XXXX这样的话时,这些说法(解释、辩解、论断)将会如何影响他们对待女人的方式?哪些思想,演变成了立法与执法的实践,最终对女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总之,我相当不满意!
第二章、第一节 蒙特朗,以憎恶为粮
collapsed:: true
甚至都没啥好提的感想,只是对蒙特朗这个人有点好奇。
去搜索了一下关于Henry de Montherlant(亨利·德·蒙特朗)的信息。1895 年 4 月 20 日 - 1972 年 9 月 21 日,法国散文家、小说家和戏剧家。1960 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nry_de_Montherlant 这里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简述一下就是:他是一个作家,但是以投敌、慕强、厌女、恋童癖闻名。1968 年的某个时候,在巴黎一家电影院外,72 岁的蒙瑟朗遭到一群年轻人的袭击和殴打,因为他猥亵了其中一名年轻人的弟弟。蒙瑟朗因此受了重伤,一只眼睛失明。1972 年,他吞下氰化物胶囊,头部中枪身亡。
第二章、第二节 D.H.劳伦斯
collapsed:: true
我去查了一下他的资料,没有太多可以聊的,简单摘录如下:
David Herbert Lawrence(D.H.劳伦斯) 1885年9月11日—1930年3月2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_H._Lawrence
20世纪英国作家。他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主要成就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游记和书信。
主要作品:儿子与情人 (1913);《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 (1920) ;羽蛇 (1926)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1928)
第二章、第三节 克劳岱尔
collapsed:: true
我确实找到了更多的资料,摘录如下:
Paul Claudel(保罗·克洛岱尔),1868年8月6日—1955年2月23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ul_Claudel
他是法国诗人、剧作家和外交家,也是雕塑家卡蜜尔·克洛岱尔的弟弟。
Camille Claudel(卡蜜尔·克洛岱尔),1864年12月8日—1943年10月19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mille_Claudel
她是一位法国雕塑家。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18/16/18308856_1126531444.shtml
这篇文章描述了卡蜜尔·克洛岱尔的故事,开篇就在说“她是卡蜜尔·克洛岱尔,不叫“罗丹的情人””
很多人是通过那部曾经提名奥斯卡的纪录片认识这位雕塑家的,然而,纪录片的片名明明是《卡蜜尔·克洛岱尔》,却被翻译为《罗丹的情人》,因为罗丹这个名字更为人熟知。
1913 年 3 月,克劳岱尔将妹妹卡蜜尔送进精神病院,在那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 30 年,期间探望过妹妹七次。记录显示,虽然卡蜜尔确实有过精神错乱,但她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头脑清醒。医生试图说服家人,她不需要被送进精神病院,但他们还是把她留在了那里。
https://www.meipian.cn/50xxiyyn
进一步阅读:《法国天才女雕塑家:卡米耶·克洛岱尔的悲惨人生》
第二章的剩余三节
collapsed:: true
作者除了评价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 1896年2月19日—1966年9月28日)以及司汤达(Stendhal,1783年1月23日—1842年3月23日)这两位作家之外,也做了一个整体的点评。除了对司汤达多有褒扬之外,对其他四位作家,波伏娃几乎都没啥好话。谈一下我的整体感想吧。
一位作家笔下的人物,与作家本人不是一回事。作家塑造了各种不同的男性或女性,当然有他的偏好,但是一定要以此为依据,评断作家本人就是这样的人(哼,男人),可能是有些过了。
我更加关心的是:一个时代的作品,尤其是小说,或者戏剧、电影,一方面如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偏好。另一方面又会如何影响当时的社会偏好。如果要说某某作家“罪大恶极”,那么他的坏影响究竟体现在哪里,还是需要分析清楚的。
更进一步的,我其实会警惕这种对于小说作品(进而对作家本人)的分析与批判,毕竟在中国历史上被打倒在地,再踩上一只脚的作家,已经太多了。
第三章,整体感想如下:
collapsed:: true
作者从理论(天生命定)、历史、迷思三个层面,来分析女性的处境,整理来说是想说明:“为什么会(搞成)是现在这个样子?”在这一卷中,的确有很多精彩的分析,深刻的点评,尖刻的嘲讽,以及令人深受启发的论点。
而我的感想(或者说疑问)是:为何是男人,以及由男人们所发明并宣传的观点(迷思),占据主导的地位?为什么在所有的文明国家,律法都是男人写的?
另外一个感想,是这本书对于中国、中文材料的缺乏,让我忍不住想补充一些:
“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主外、女主内”、“红颜祸水”、“将被拐卖的女人夸成“最美乡村教师””、“对于高知剩女的普遍“担忧””。
第二卷 第一篇 成长
第一章 女童
collapsed:: true
初步感觉比第一卷好得多,因为有很多的真实案例与第一手报告。而且,在描述案例的时候,常常让人感觉既真实,又诧异,这对我而言是很大的收获。
女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哪些事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哪些事是社会风气不知不觉中对于女孩造成的伤害?哪些事情是一些研究者的臆测,哪些事情是真正有价值的调查研究?在女孩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父亲、姐妹与兄弟、同学与朋友、邻居与亲戚又分别会带来哪些影响?
女孩们如何思考,她们向往什么,又期待什么,她们害怕什么,又担忧什么,哪些力量在压抑她们,而她们又如何应对这种压抑?总之,深受启发。
PS. 最近在看一部加拿大的电视剧《小小安妮》,非常推荐!
第二章 少女
collapsed:: true
1. 书中描述了很多神奇的(甚至奇葩的)案例,这些少女往往会幻想着这样那样的场景,有着奇妙的心事。我总觉得与当时她们能够读到或听到的文学作品,传奇故事是有关的。
2. 现在只是庆幸,当我曾经面对一大群少女时,我自己也只是懵懂少年,完全不知道她们在想什么,甚至也不在意她们在想什么,那种千回百转的少女心情,猜估计肯定是猜不出来的。
3. 书中描述了很多案例,有些还是较为常见的心理,也有一些已经是出了问题的心理(甚至是疾病),这中间是不是有某种界线呢?还是从完全正常到彻底疯掉之间,是一个连续体?
4. 其中的一段话“她们常会自己供出自己犯了什么错,这么做对她们来说特别有乐趣,有时甚至会招认自己根本没做的错事”,让我联想到了塞勒姆的猎巫故事,那些女孩们招认自己是女巫,然后再供出更多的人,可能是这个原因。
第三章 性启蒙
collapsed:: true
这一章我读得比较潦草,因为涉及到很多的私密的经验,我读着有一种“猎奇感”,也不知道如何去求证。另外也的确有不少现在已经算是常识的信息,在当时可能相当令人呢震惊。
或者我想更加明确表达的意见是:作者引用了太多的材料,却不太注重引向相关的结论,这到底跟父权制社会有什么关系?
尤其是最后关于施虐与受虐的心理分析,我感觉很多并不是正经的研究结论,只是作者的猜想。
第四章 女同性恋
collapsed:: true
这一章,我还是读得糊里糊涂的,于是决定去问问ChatGPT。
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同性恋的成因是怎么样的?
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同性恋的成因是复杂的,并且并非由单一的“同性恋基因”决定。研究发现,基因在同性恋行为中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多个小的遗传变异分布在基因组中,而不是由单一基因控制。据估计,这些基因变异对同性恋行为的贡献大约在8%到25%之间,其余的因素主要是非遗传或环境因素(
Nature
)。
这些环境因素可以包括胎儿期的影响、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人和环境、文化影响等。这些因素在个人和群体之间可能会有很大差异。研究指出,遗传因素在决定性行为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无法完全预测个人的性取向或行为(
harvardmagazine
)。
关于同性恋与女性主义的关系,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是否相对于异性恋,会更加支持女性主义?
研究表明,性取向与对女性主义的支持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往往比异性恋更支持女性主义。
运动的交集
:从历史上看,女性主义和LGBTQ+权利运动在反对基于传统性别角色的歧视方面有着共同的立场。这种重叠对于推动有利于两个群体的法律和社会变革非常重要。女性主义运动经常支持LGBTQ+权利,反之,LGBTQ+群体中的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由于共同的边缘化经历,更倾向于支持女性主义的事业(
Radcliffe Institute
)。
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对齐
:研究发现,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比异性恋更倾向于支持自由主义和女性主义事业,这通常与他们自身遭受的歧视经历以及对性别平等问题的更大同理心有关。例如,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女同性恋和双性恋女性在女性主义激进主义中的参与度比异性恋同龄人更高,这表明她们对女性主义价值观有更强的认同感(
SpringerLink
)。
共同倡导反对性别规范
:这两个运动都挑战了僵化的性别规范,并倡导一个性别不决定角色或限制机会的社会。这种对齐进一步加强了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群体对女性主义原则的支持,因为双方都致力于打破有害的刻板印象,推动平等(
World Economic Forum
)。
第二卷 第二部 处境
第五章 已婚女人
collapsed:: true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对于家务的细节描写,不断的会再次变得又脏又乱的家,永远干不完的家务,西西弗斯的感觉太强烈了。“带着诗情画意的眼光来咏叹这些日常家务事的都是些男作家、女作家,而他们是不太做家事的。天天要做的家事, 到头来会变得枯燥乏味、单调无聊;总要不断等这个等那……”
另一个激发我思考的是托尔斯泰的夫人索菲亚的日记,非常细致的描述了自己的心理变化。而在82岁的时候,托尔斯泰离家出走,在医院弥留之际,他只肯见自己的儿女,却唯独拒绝相见陪伴了他48年并为他生下13个孩子的妻子。
在夫妻之间,妻子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理所应当”的,书中有这么一段:有个久病在床的病人在感谢了他的朋友、亲人、护理人员之后,对六个月来没离开他床头一步的年轻妻子说:「我不跟你道谢,因为你只是尽义务。」他全然不认为她的优点是优点;因为这些优点只是社会为「妻子」 这个身份挂的保证,是因应婚姻制度产生的;
前段时间的陈朗写作的一篇悼文《请君重作醉歌行》,引发了众多的讨论。在徐晓宏的葬礼上,陈朗播放了徐晓宏留给大家的录像,在将近二十分钟的录像里,夹在个人经历的叙述和点缀着马克思和韦伯的学术讲述之间,只出现了一句感谢家人的话。
波伏娃对于婚姻制度的讨伐(分析)是非常深入的。但是,我还是不太能够认同这种“不是男人的错,也不是女人的错,而是制度的错”的逻辑。似乎所有的人都能松一口气了。
第六章 母亲
collapsed:: true
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被塑造的,母亲就更是被塑造出来的了。“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更是双重的塑造。
女性怀孕之后,是否能够堕胎,她们如何考虑堕胎的事情,在堕胎的过程中她们所受到的痛苦,真的是令人触目惊心。
女性在怀孕、生产、哺育的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男性也许永远无法真正理解。(还是应该尽量去理解,否则就会产生隔阂)
在养育孩子时,母亲可能会存在很多的误区。心态上的,观念上的,但是从根源上来看,还是男权社会造成的。
第七章 社会上的人际往来
collapsed:: true
略
第八章 妓女与交际名媛
略
第九章 从熟龄到老年
略
第十章 女人的处境与特征
我之前一直不太喜欢这本书,主要的原因还是觉得写得太乱。但是,当我换一个心态来看这本书:这不是一本理论书籍,不是要向“男人”论证些什么,而是要向“女人”倾诉一些什么,这样就合理多了。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论述方式,我能想象很多女性读到其中的这一段或那一段,会感同身受,会似曾相识,会觉得这就是我,或者这就是我母亲,或者这就是我认识的那个谁谁谁。
波伏娃在书中不仅批评男人与男权,她甚至花了更多的笔墨在批评女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她那些尖刻的批评女人的文字,其实是想要唤醒一个是一个。你们想想你们的处境,你们为何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你们还没有意识到吗?
第二卷 第三部 辩解
整体而言,从第二部的处境顺着时间线讨论女人在社会上的遭遇之后,第三部开始讨论不同类型的女性:爱自己的女性,爱男人的女性,爱上帝的女性。
无论是哪一种爱,事实上都可能存在“过犹不及”的现象。过于自恋、过于献身给男人或上帝,都有某种变态的感觉。可能会产生被爱妄想、被害妄想、偏执妄想、或者别的什么妄想。
本质上,她们都是在如何成就自我方面,走上了歧途,最终导致了弃绝自我、丧失自我。
第二卷 第四部 迈向解放(独立的女人)
这一章同样描述了不少女性在追求独立的过程中,遭遇的困难。一方面是社会对于她们的评价,一方面是她们的自我评价,往往是自相矛盾的。这主要还是新旧观念处于交替阶段,导致的问题。
追求独立的女人,如果想要同时追求男女之爱,会存在不少现实的困难。书中有很多精彩、深入的分析。
作者极力在批评一种女性失败主义,或者说一种自甘平庸的女性生存策略。“这种失败主义会让女人很容易事事只求过关,无心追求更远大的目标。”
这与上野千鹤子的说法:“
女性主义绝不是弱者试图变为强者的思想,而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
”大不相同
这种思想,很可能会滑向:我弱我有理,你强你就是错的。
结语
作者在思考,如何才能推动这个社会逐步走向男女平等。
引用:“有人会说,这些想法全是乌托邦”
引用:“人的责任是让自由意识来统辖他所属的这个既定世界;而为了赢得这个终极的胜利,最不可或缺的是:男人、女人要超越性别的自然差异,彼此切切实实地携手建立友爱情谊。”
我之前说过:“我并不认为女性主义就一定要视男人为敌才算彻底,我也希望有一种视男人为平等队友的女性主义。”
看完《第二性》这本书,我相信波伏娃也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