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Research
Journals
All Page
Graph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第一章:宗教归属与社会分层
摘录
在各个国家,相较天主教,在工商界领袖、资本所有者、现代企业中的高级熟练工人乃至更多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职员中,都是新教徒占据了优势
问题:为什么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都特别赞成教会中的革命?
在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那些国家中正在蒸蒸日上的自由民中产阶级,反而在捍卫一种清教专制
天主教徒很少有人从事资本主义经营活动
流行看法:新教徒宁愿吃得舒服,天主教徒则乐意睡得安详。
事实上:虔诚信仰与商业成功,在新教徒身上很常见
那些以苦修来世同时又富甲一方而闻名于世的教派,特别是贵格会和门诺派,恰恰是把宗教生活方式和极度发达的商业头脑结合在一起的教派。
刻苦工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或者不论冠以什么称号的这种精神,它的觉醒往往被归功于新教,对此,务必不能像流行的做法那样把它理解为追求生活享乐,也不应在任何其他意义上与启蒙运动联系起来。
任务:尝试着探究在基督教各个分支中历史地存在过的那些宗教思想的各自特性和相互差异。
概要
提示现象
社会分层与宗教归属有关
经济发达程度与宗教信仰有关
个人的学业与职业选择与宗教信仰有关
排除法
并非天主教徒更加虔诚,不追求财富
虔诚的新教徒,也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提出任务
研究基督教各个分支的思想对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影响
第二章:资本主义精神
摘录
资本主义,这样一个历史概念,因为其内容涉及一种由于独一无二的个体性才具有重要意义的现象,所以不可能按照“属加种差”(genus proximum,differentiaspecifica)的公式来定义,必须循序渐进地把那些从历史现实中抽取出来的个别部分构成为整体,从而形成这个概念。
大量引用富兰克林的文献,作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代表
伦理色彩的劝世箴言
功利主义色彩
分析资本主义精神的特质
入世的禁欲主义
履行天职
理性主义
这种生活态度不可能起源于个人
而是一个群体
一个新教群体
资本主义精神,不是一种贪婪和财迷心窍
从传统道德来看资本主义精神
这一新生事物在伦理上也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与鼓励,只不过作为一个事实而被容忍。
资本主义的:理性地使用资本和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理性地组织劳动
针对传统的劳动者,通过提高工资来刺激获利本能的方法不能奏效
低工资的方式,也会失败
举例:针对工人培训,只是那些有着特定宗教背景,尤其是具有虔信派背景的女孩子,情况才会不同。
它们为这样的劳动提供了最有利的基础:被当作目的本身、被视为一种天职的劳动。
从传统的企业家到具有资本主义精神的企业家
某个出身于包工制雇主家庭的年轻人来到乡下,仔细挑选他要雇用的织工,大大加强对他们的劳动监督,于是便把他们从农民变成了工人。另一方面,他开始尽最大可能直接接触终端消费者,以此改变自己的销售方法,他对一切细节都能了如指掌,他会亲自招揽顾客,每年还要一一走访,至关重要的是,他会调整产品质量,直接迎合顾客的需要和愿望。同时,他也开始引进廉价多销的原则。这种理性化过程到处并且始终都会一再产生这样的结果:那些不愿这样做的人只能关门歇业。
这种类型的企业家不求铺张排场,力避无益的开销,从不有意享受权力,而且常常为自己获得的社会声誉的那些外在标志感到窘迫不安。换言之,他们的生活方式往往以某种禁欲主义倾向见称于世
理性主义的历史表明,这一发展在不同的生活范畴中不是并行的。
理性主义是一个涵盖了全部不同事物的历史概念。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出这一特别具体的理性思维形式到底是谁的精神子嗣,因为天职观念以及为天职而劳动的热诚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
理性主义完全是无理性的
概要
如何研究一个历史概念
从三种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精神
富兰克林的文献作为代表
从传统道德到资本主义时代的演进趋势
历史的看劳动者与企业家的演变情况
总结资本主义精神的特质
入世禁欲主义
天职观
理性主义
第三章:路德的“天职”观——研究的任务
摘录
天职:一项终生的任务、一种确定的工作领域
无论是天主教诸民族,还是古典主义的古代民族,都没有任何表示与我们所知的“天职”具有同样含义的说法。
在路德的《圣经》译本中,天职第一次在此意义上被使用的,此后,在所有新教民族的日常语言中,这个词都迅速地带上了它目前所具有的含义。
路德认为尘世中的活动是肉体的事情,尽管那是上帝的意志使然。它是有信仰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自然条件,但是,如同吃饭、喝水一样,它在道德上是中性的。
路德认为,修道院生活作为在上帝面前称义的手段不仅毫无价值,而且,他把放弃现世的责任看作是自私的产物,是在逃避尘世的义务。相反,履行天职的劳动在他看来是博爱的外在表现。他为此提出的证明就是,劳动分工迫使每个人为他人而工作。
再次转变: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履行尘世的责任,这是唯一能够令上帝满意的生活方式。任何正当的职业在上帝看来都具有完全同等的价值。
路德的天职观:为世俗活动的道德辩护是宗教改革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路德并不具有我们前述那种意义上的,或者说任何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精神。
路德反对高利贷或任何形式利息的许多论述,则显露出一种关于资本主义获利本质的观念
宗教改革本身的影响只是极大地提高了对履行天职的有组织世俗劳动的道德重视和宗教许可。如何体现这一变化以使天职观得到进一步发展,则端赖各新教教派发生的宗教演变。
随着越来越多地卷入尘世的事务,路德对尘世中的劳动也给予了越来越高的评价。
路德把绝对地安于现状等同于绝对地顺从上帝的意志。不可能在世俗活动和宗教原则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或在任何方面来说都是基本的联系。因此,路德的天职观始终是传统主义的。
如果没有加尔文主义,路德的工作也不可能产生持久的具体成果。
弥尔顿的《失乐园》强烈表达的是清教徒对今世的严肃关切,他把尘世的生活看作一项任务,这与路德教也并不意气相投。
概要
现代的“天职”观,来源于路德
这样的“天职”观是宗教改革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路德的“天职”观虽然有所演进,但始终是传统主义的
加尔文主义进一步发展了路德的“天职”观
简要议论
我们也必须摆脱这样一种观念:作为历史的必然结果,宗教改革有可能在某些经济变革中找到源头。
我们根本不打算坚持: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仅仅是宗教改革某些影响的结果,甚或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乃是宗教改革的产物。
研究目标
宗教力量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质的形成及其在全世界的量的传播。
资本主义文化究竟在哪些具体方面可以到宗教力量那里追根溯源。
只能从研究宗教信仰形式和实用伦理观之间是否存在和在哪些方面交互作用开始。
尝试估价现代文化的发展在何种程度上应归因于这些宗教力量,在何种程度上应归因于其他因素。
第四章:入世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
综述
虔信派
(Pietism)
从加尔文主义运动中分裂出来
17世纪末融入路德派
循道宗
(Methodism)
又名卫斯理宗(Wesleyans)
从英国国教圣公宗分裂出来
浸礼宗
(Baptists)
主张得救的信徒方可受浸,且受浸者须全身浸入水中,称为“浸礼”
拒绝接受承认婴孩的受浸礼,只认同信徒成年的浸礼
主要来自慈运理的重浸派(再洗礼派, Anabaptist),但容许各种神学
瑞士,
慈运理
(Zwingli, 1484-1531),曾与重洗派一起试图废除婴儿洗礼,但后来因政治因素妥协,导致与坚持进一步改革的重洗派决裂。
门诺会
(Mennonites)
荷兰,
门诺·西蒙斯
(Menno Simons,1496-1561)
Fondamentboek(基督教原理,1539)
贵格会
(Quaker)
英国,
乔治·福克斯
(George Fox, 1642-1691)
因一名早期领袖的号诫“听到上帝的话而发抖”而得名“贵格”(Quaker),中文意译为“震颤者”。但也有说法称在初期宗教聚会中常有教徒全身颤抖,因而得名。
圣公宗
(Episcopalianism)
原作盎格鲁宗或译安立甘宗
因一切教义、体制与旧教相差不大,因此圣公宗又被称为“新教中的旧教”
清教徒
(Puritan)
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会内罗马公教会仪式的改革派新教徒
并非一个新教宗派,可以说是受加尔文主义影响,相信得救预定论并反天主教的基督徒。他们原本教籍多属于英国国教。
从英国到荷兰,再到北美
五月花号
新英格兰
代表人物
约翰·欧文
(John Owen, 1616-1683)
理查德·巴克斯特
(Richard Baxter, 1615-1691)
约翰·班扬
(John Bunyan, 1628-1688)
乔纳森·爱德华兹
(Jonathan Edwards, 1703-1758)
必须去探究各个教派的教理基础和伦理教义
宗教信仰和宗教实践所产生的心理约束力在指导实际行为并制约个人时的影响。这些约束力很大程度上则是源自它们背后的各种宗教观念的特质。
A:加尔文宗
摘要
介绍“威斯敏斯特信纲”
上帝的decretum horribile(可怕裁定) –>
得救预定论
它唯一关注的是上帝,而不是人;上帝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相反,人类的存在完全是为了上帝。
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被选中而得享永恒的恩宠,它们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体现了上帝的荣耀和威严。
人类只有一部分能够得救,其余都被罚入地狱。
如果认为人的功或罪在决定这种命运时会起到一定作用,则无异于认为上帝绝对自由的旨意会因为人的影响而改变,而上帝的旨意又是永恒确定了的,这是于理不通的自相矛盾
既然他的旨意不可改变,那么蒙上帝赐予恩宠的人就永远不会失去这种恩宠,被上帝拒绝赐予恩宠的人则永远不可能获得这种恩宠。
每个个人都会产生一种空前的内心孤独感
只有被迫独自一人上路
教士无法帮助他
圣事无法帮助他
教会也无法帮助他
甚至上帝也无法帮助他
宗教发展中的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尘世的除魅,在这里达到了它的逻辑结局
摈弃了一切用于拯救的巫术手段,将其视为迷信和罪恶
真正的清教徒甚至在墓地也拒绝举行任何宗教仪式,甚至为至亲至爱者举行葬礼也会免去挽歌及其他仪式,以防迷信乘虚而入,以免不知不觉中相信了巫术力量和圣事力量的拯救作用
对于那些上帝拒绝赐予恩宠的人们来说,不仅不可能通过巫术手段获得恩宠,而且任何方法都不可能。
上帝的绝对超验性以及和肉体有关的一切都是堕落等严厉教义,与个人的内在孤独感结合在一起
一方面可以解释为什么清教徒对文化、宗教中一切诉诸感官和情感的成分都抱着彻底否定的态度,因为它们根本无助于得救,而只能平添一些感伤的幻想和偶像崇拜式的迷信。
另一方面,它也形成了趋于幻灭及悲观的个人主义的根源之一。
拒绝任何人的友善帮助
切勿相信任何人,切勿对任何人让步
忏悔这一周期性释放情绪化罪感的手段被废弃了
蒙召的基督徒在尘世中的唯一任务就是竭尽全力执行上帝的诫命以增加上帝的荣耀
上帝也要求基督徒取得社会成就,因为,遵从上帝的诫命、为了那个目的而组织社会生活,正是上帝的意志。
博爱首先就要表现为完成自然法则(lex naturoe)所规定的日常工作
服务于把我们的社会环境加以理性组织这一目的。
个人与伦理之间的冲突不复存在
加尔文主义伦理观的功利主义性质正是来源于此
加尔文主义天职观的重要特质也同出一源。
从得救预定论到恩宠证据论
我是不是上帝的选民?
两种主要的并且是相互联系的教牧劝诫类型
把自己视为上帝的选民,把所有的疑虑统统视为魔鬼的诱惑并与之进行斗争,这被认为是一种绝对的责任。
为了获得这种自信,紧张的世俗活动被说成是最合适的手段。只有它才能驱散宗教疑虑并给人带来恩宠的确定性。
各个教派之间的差别
路德教信仰力求达到的最高宗教体验就是与神的“神秘合一“
路德教教义还将“神秘合一”与负罪所产生的深刻的卑贱感结合在一起,而这种感觉对于虔诚的路德教徒坚持poenitentia quotidiana(每日悔改)至为关键,由此便可念念不忘恕罪所必不可少的谦卑和单纯。
宗教信徒可以因为感觉到自己是圣灵的容器而确信自己已处于恩宠状态。
宗教生活会倾向于神秘主义和感情主义。
路德教的gratia amissibilis(可以撤消的恩宠)可以通过真诚忏悔而重新获得
典型的归正宗(加尔文主义)宗教从一开始就摈弃了路德教教义纯粹内向的情绪化虔诚
上帝具有绝对的超验性:“有限不能包含无限”
宗教信徒可以因为感觉到自己是神意的工具而确信自己已处于恩宠状态。
宗教生活会倾向于禁欲主义行为。
上帝不是要求他的信徒做出个别的善举,而是一辈子的善举,并要结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只有在每一时刻、每一行为中都对生活的全部意义进行根本改造,才能证明恩宠的结果:把一个人从“自然状态”(statusnaturoe)转变到“恩宠状态”。
天主教
以善举而得救的教义
普通中世纪天主教平信徒的生活,可以说都是过一天算一天。
他的善举未必会形成一个连贯的生活体系,至少不会形成一个理性化的体系,毋宁说只是一系列单独的行为。
抵偿某些特定罪过,改善得救的机会,或在生命即将结束时以此作为一笔保险金。
教士就是完成变体奇迹的魔法师,他手里握有通向永生的钥匙。
信仰必须以其客观效果来证实,以便为那种“得救的确定性”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善举作为一种获得救赎的手段也许并无用处,但是,他们的善举作为选民的标志却仍是必不可少的。
善举不是用来购买救赎的技术手段,而是为了摆脱对天谴的恐惧。
加尔文教徒自己创造了对于得救的信念
禁欲主义
圣徒的生活完全是为了一个超验的结局——得救
“一切都为上帝的荣耀”(Omnia in majorem dei glariam)
只有一种靠永恒的思想所指引的生活,才能达到对自然状态的克服。
“我思故我在”被同时代的清教徒接了过来,并从伦理角度重新作出了解释。
这种理性化赋予了归正宗的信仰以独特的禁欲主义倾向
东方隐修生活与西方隐修生活
西方:发展出了一套理性行为的系统方法,目的是克服“自然状态”,使人摆脱无理性冲动的影响,摆脱对尘世和自然的依赖。它试图使人服从一个至高无上的、有目的的意志,使他的行为处于恒常的自我控制之下,让他慎重考虑自己行为的伦理后果。
清教徒沉静的自我控制,令人肃然起敬,而这一点至今仍是最典型的英美绅士的特征。
这种禁欲主义的目的是使人能够过一种机警、明智的生活:最迫切的任务是杜绝自发的冲动性享乐,最重要的手段是使教徒的行为井井有条。
加尔文宗的禁欲主义与中世纪禁欲主义的差异:从出世禁欲主义到入世禁欲主义
天主教也力图使禁欲主义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但是实用性的教会制度,尤其是赎罪券,使得他们的伦理原则不可能达到清教所要求的标准。
天主教:禁欲主义越是能够牢牢攫住一个人,就越是能驱使他远离日常生活。
加尔文宗:每一个基督徒都不得不成为终生的僧侣。
体现在真诚的清教徒不间断地监督自身恩宠状态的形式上。
概要
得救预定论
上帝全知全能,上帝的旨意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上帝对于人是否得救的命运,早有预定
每一个相信得救预定论的基督徒都会产生一种空前的内心孤独感
从得救预定论到恩宠证据论
天主教:外在行为可以簿记,与上帝做交易
路德宗:因信称义,与行为无关,只看上帝的恩宠与人的信仰
加尔文宗:外在的行为不能兑换恩宠,却是恩宠的证据(证据链不能断)
完整的恩宠证据链,需要过一种入世的禁欲主义生活
基督徒成为终生的僧侣
过一种机警、明智、井井有条的理性生活
B:虔信派
摘要
起源的分歧
韦伯:这是归正宗内部的运动,但是没有发展为一个独立的教派
维基百科:又称虔敬主义,是路德教内部受到加尔文主义影响的一种思想
主要人物
创始人:
斯彭内尔
(Philipp Jakob Spener, 1653-1705)
主要著作《敬虔愿望》(Pia Desideria, 1675)
深受神秘主义者影响
敬虔者恩斯特一世
(Duke Ernst I,1601-1675)
弗兰克
(August Hermann Francke, 1663-1727)
亲岑道夫
(Nikolaus Ludwig von Zinzendorf und Pottendorf, 1700-1760)
主要观念
神学学问根本不能证明是否成为了上帝的选民
希望通过强化了的禁欲主义在今生享受与上帝合一的至福,与路德教的“神秘合一”密切相关
更加强调宗教的情感因素
浓烈的情感,导致一种半共产主义性质的僧侣共同体生活
禁欲主义行为,已经渗透到非加尔文宗的各个教派之中。
Spener:没有接受恩宠证据观,而是把信仰与善举略显松弛地联系在一起
Francke:履行天职的劳动也是最出类拔萃的禁欲主义活动
使自身的恩宠状态条理性地发展到具有越来越高的确定性和完善程度,按照规律,这就是恩宠的标志
“神意通过处于这种完善状态的人而起作用”,也就是说,如果他们耐心等待且条理性地深思熟虑,上帝就会给他们打上他的标志。
Zinzendorf:尽管一个人自己不能,但别人却能从他的行为中得知他的恩宠状态。
德国的虔信派的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的确是摇摆不定的,明显地弱于钢铁般始终如一的加尔文宗。部分是路德教影响的结果,部分是其情感的性质所致。
上帝的选民力图获得的那种自信,那种要在履行天职的无休无止且富有成效的工作中不断更新的自信,被一种谦卑与克制的态度取而代之了。在一定程度上是单纯寻求精神体验的情感刺激的结果,一定程度上也是路德宗忏悔制度的结果;
纯情感形式的虔信主义乃是有闲阶级的一种业余宗教爱好
概要
路德宗与加尔文宗的某种混合
混入了忏悔制度
混入了更多的情感成分
不够彻底的恩宠证据观
摇摆不定的入世禁欲主义
C:循道宗
摘要
特征:行为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以求达至“得救的确定性”。
与德国虔信派息息相关
具有强烈的情感特征
主要人物
约翰·卫斯理
(John Wesley, 1703-1791)
查理·卫斯理
(Charles Wesley, 1707-1788)
George Whitefield
, 1714-1770
第一次大觉醒运动
钟马田将循道宗定义为“一种实验性和经验性的宗教,一种生活方式”。
“尽你所能赚取,尽你所能节省,尽你所能奉献。”(Make all you can, save all you can, give all you can)
对于恩宠的态度
来自于:对恩宠和完善的即时感受
或来自于:在持续的信仰证明过程中的禁欲主义品行所产生的恩宠意识
恩宠有可能丧失
渴望二次降福,使得得救预定论被当成了一种权宜之计
完成皈依之后并不是按照亲岑道夫的情感型虔信主义方式去虔诚享受与上帝的合一,而是相反,这种情感一旦觉醒,就会投入到为追求完善而进行的理性斗争中去。
其信仰的情感性质并不会导致德国虔信主义那样的灵性化情感宗教
并没有给天职观的发展增添任何新的要素。
概要
从英国国教出发,加入加尔文宗的因素
清教禁欲主义
在加尔文主义的基础上,添加强烈的情感特征
恩宠的两种证据
及时感受
持续证明
与德国虔信派(虔诚享受与上帝的合一)的区别
皈依之后继续追求完善,进行理性斗争
D:浸礼宗诸教派
摘录
在加尔文主义之外,新教禁欲主义的另一个独立来源
浸礼会、门诺派、贵格会
亲身取得信仰的成人 -> 受洗礼 -> 组成一个教会
成员全部是亲身受上帝启蒙和召唤的人。再生的人,并且只有他们,才是基督的兄弟
绝对摈弃一切对肉身的崇拜
根据理智与良知在内心见证圣灵具有重大意义,归根结底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
否定了《圣经》具有独一无二的权威,并且最终发展到彻底消除了通过教会而得救这一教义的一切残余
彻底贬损了被用作得救手段的一切圣事
恩宠观
由圣灵带来的新生
能导向全面地战胜罪孽
不可能再堕落,更不可能丧失恩宠状态
上帝所赐的恩宠并不能挣来,只有听从良心指导的人才有理由认定自己的再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善举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得救预定论遭到否定
在心理上就特别依赖于期待圣灵降临的观念
上帝只在人们肉体安静下来时才会发言
后期的浸礼宗共同体,尤其是贵格会教徒的行为,就具有这种沉静、平和、极有责任感的性质。为世界彻底除魅,结果就是除了承认入世禁欲主义实践之外不再承认其他心理过程。
最初是为了遵守宗教义务,即摈弃一切世俗之物
拒绝接受政府公职
拒绝佩带武器或者宣誓,其结果就是丧失了担任公职的资格
浸礼宗行为所具有的全部精明而磊落的合理性就被贯彻进了非政治的天职之中
概要
再洗礼派:明确信仰之后再受洗
受洗之人,组成一个教会
抛弃了得救预定论
再洗礼之后的恩宠观
不可能再堕落,更不可能丧失恩宠状态
抛弃肉身崇拜
在肉体安静下来之后,接受圣灵降临
沉静、平和、责任感
为世界彻底除魅
从另一条道路,走向了入世禁欲主义
总结
教会戒律没有作为出发点
戒律的影响并非始终如一
类宗教法庭的方式,可能阻碍个人能量的解放
以上探讨的诸多教派,都是自愿性群体
对于恩宠状态的关注,是各个新教教派的共同点
入世禁欲主义
理性规划
第五章: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摘录
宗教对人的控制
在一个来世就意味着一切,每个基督徒的社会地位都取决于能否获准参加圣餐的时代,教牧人员通过他们的教职、教规和布道所发挥的影响是我们现代人完全无法想象的。
通过代表人物与著作,梳理观念
理查德·巴克斯特
(Richard Baxter, 1615-1691)
《基督教指南》(Christian Directory, 1673)
《圣徒永恒的安息》(Saint’s Everlasting Rest,1650)
斯彭内尔
(Philipp Jakob Spener, 1653-1705)
《神学反思》(Theologische Bedenken, 1700-1702)
罗伯特·巴克利
(Robert Barclay,1648-1690)
《辩解书》(An Apology for the True Christian Divinity, 1679)
新教伦理对于财富的谴责
占有财富导致懈怠
享受财富会造成游手好闲和放任情欲,至关重要的是,它将使人放弃对正直生活的追求
虚掷时光便成了万恶之首
新教伦理中的天职观
要持之以恒地践行艰苦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
劳动历来就是公认的禁欲主义手段
为履行天职而刻苦劳动
即使富人也不可不劳而食
人都要有一项天职
入世禁欲主义要求的就是系统性和条理性
人可以承担多项天职,也可以更换天职
有助于促进公共利益或个人利益
不对任何人造成损害,不会导致对其中一项天职的不忠。
另一条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条标准,则是私人的有利可图。
如果为了履行天职而尽义务,那么追逐财富不仅在道德上是许可的,而且是必须的。
你须为上帝劳动致富,但不可为肉体和罪孽
路德教、清教与希伯来主义的异同
路德教与德国虔信派,偏爱《便西拉智训》
清教徒更看重《约伯记》
清教徒格外看重《旧约》中赞美靠善举得救
英格兰清教被说成英国的希伯来主义,确有道理
犹太人倾向于具有政治和投机取向的冒险家资本主义,一句话,他们的精神气质乃是贱民资本主义(pariah-capitalism)的精神气质。
清教徒的态度对于生活方式的影响
关于体育运动
对于大众娱乐的看法
对于文化中任何不具备直接宗教价值的方面都怀有重重疑虑,而且往往怀有敌意
对于各种宗教艺术、戏剧,也表示厌恶
反对激进的文学或艺术观点
约束消费,尤其是奢侈品消费
禁欲主义是一种“总在追求善却又总在创造恶”的力量
通过禁欲主义的强制节检实现资本的积累
约翰·卫斯理:凡是财富增长之处,那里的宗教精髓就会以同样的比例减少
约翰·卫斯理:尽你所能的赚取、尽你所能的节省、也尽你所能的施舍
一种特殊的资产阶级经济伦理终于水到渠成。资产阶级商人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分领受上帝的恩宠,实实在在得到了上帝的赐福。他们觉得,只要他们注意外表上正确得体,只要他们的道德行为没有污点,只要对财产的利用无可非议,他们就可以尽其所能谋取经济利益,同时还会感到这是在履行一项义务。此外,宗教禁欲主义的力量还给他们提供了沉静、自觉、异常勤勉的劳动者,而这些劳动者会像对待上帝指定给他的毕生目标那样对待自己的工作。
资本主义精神的宗教基础,在富兰克林的时代就已经消亡了
清教徒是为了履行天职而劳动;我们的劳动却是迫不得已。
这种经济秩序如今已经深为机器生产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所制约,而这些条件正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决定着降生在这个机制中的每一个人的生活,而且不仅仅是那些直接参与经济获利的人的生活。
对财富的追求已被除去了原有的宗教和伦理涵义,变得越来越与纯世俗的感情息息相关,这实际上往往就给了它一种体育运动的性质。
专家已没有精神,纵欲者也没有了心肝;但这具躯壳却在幻想着自己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水准。
无论哪一种解释,如果不是把它用作一项研究的准备,而是把它用作一项研究的结论,那就同样不可能揭示历史的真相。
概要
作者一直在批判路德宗,因为路德宗一直教导人们“服从上帝的安排”,”随遇而安“,”接受上帝指定给人的不可更改的命运“
猜测:由此带来了德国资本主义的落后
1. 功利主义的天职观
天职使人的行为具备系统性和条理性
整体上:有助于促进公共利益或个人利益
2. 清教徒的生活态度
重视科学与学问
反对文学、艺术、戏剧、奢侈品
反对享乐
3. 禁欲主义的财富观
不可因财富而懈怠
不可自发享受财富
谴责欺诈、贪婪、拜金
赞同功利主义地理性利用财富
以上3点,构成了
特殊的资产阶级伦理
资产阶级商人:名正言顺赚钱,就是在履行天职
劳动者:沉静、自觉、异常勤勉,也是在履行自己的天职
贫富差距合理化
资本主义精神的宗教基础已经消亡
经济秩序驱使人们迫不得已劳动
现在的竞争类似于体育竞技
专家已没有精神,纵欲者也没有了心肝;但这具躯壳却在幻想着自己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水准
References
韦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