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Research
Journals
All Page
Graph
我的哲学笔记
世界是什么
世界是全部现象的集合
包括
已经观察到
的现象,和所有
将会被观察到
的现象
有个人
自己观察到
的,无法与人印证的现象,比如(自己做了一个梦),也有多人
共同观察到
的,能够通过交流,相互印证的现象,比如(日升日落)
有
直接观察到
的现象,也有听别人
间接转述
的现象
我们不仅观察现象,还试图理解现象
现象背后的原因
现象之间的关联
现象有何意义(含义、启示、价值)
现象如何利用(模仿、重现、扩展、操纵)
这种理解的努力,就是构造模型的努力
基于多模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从世界观开始谈起,我们需要对世界形成某种看法。随着受教育的过程,加上我们的个人经历以及思考和整理,我们会形成很多层面、不同角度的世界观。如果能够进行有意识的整理,这些(复数的)世界观,就是一个一个的模型。因此可以称之为多模型世界观。
世界观的三层含义:世界是否能够被认识?世界应该以何种方式被认识?被认识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多模型主义的世界观:世界能够被多种模型所刻画,这种刻画通过与世界的实际情况相印证,能够不断的修正,这就是对于世界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既表明世界可以被认识,也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从结果而言,由于存在多个模型,模型与模型之间比如存在不一致(抵牾)之处,这种矛盾只能随着认识的加深而逐渐消解,但不会彻底消失。所以:我们不可能对世界形成一种彻底一致的,毫无矛盾的认识。
由多个模型构成的世界观,可能是全局性的,也可能是局部的,可能来自学校系统教育,也可能来自习俗、文化、宗教甚至个人偏见(或独到的见解)。这些模型各自有其解释力与解释范围。就像在一个平面上有大大小小的圆,有些相互存在重叠的部分,有些则毫不相干。有些能够相容,有些则相互矛盾。而一个具备哲学思考能力的人,就是力图整合自己的多个模型,使之融洽一致的人。
现代社会里成长起来的人类,大多数都会共有一个不算太完整,不会太坚定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世界观。这就给其它世界观的混入,提供了可能性。当然,这也使得多世界观的融合,有了基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相互理解,有了基础。
模型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法,也是在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某种结论(成果)
模型,大到一种世界观,小到针对某一领域的理解与总结
模型化理解是一种方法论,可以从多种维度去理解同一个对象,形成可能相容,可能相异的理解
模型从简单到复杂,可以有很多种形态
在模型之前,
命名
与
定义
是构成模型的关键要素。但是,只有命名与定义,是不能称之为模型的
分类
,是最简单的模型,中国古代的阴阳概念,就是对于世界最简单的模型化理解
关系
,是稍微复杂一点的模型,中国古代的五行相生相克,就是一个更加复杂的模型
排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一种生成的顺序。一、二、三品,上中下等,也是一种对于世界秩序的理解
量化
,甲是20,乙是10,丙是5,所以甲比乙大,乙比丙大,甲是乙的两倍,乙是丙的两倍。这是开始尝试以数字化的方式理解世界的起点
用量化的方式描述关系
,A = 0.5 X B,当B的量变大是,A的量也会随之以0.5倍的比例变大。
数学模型
,实体,量化的属性,量化属性之间的关系,再加上函数,我们就能够构建更加复杂、精确,可以推演的模型
计算机辅助的数学模型
,比如神经网络模型,大语言模型甚至将来更加复杂的模型,都不再可能由人脑以“心算”的方式来推演,必须借助计算机的帮助
无论多复杂的模型,都仅仅是对于世界的局部,进行简化后的理解
简化有助于抓住重点,也一定会错过其他一些重点
我们以简化的方式把握世界,但是应时刻记得:这样的把握一定是存在偏差的
在陈嘉映的纪录片里,一个学生提问:分析与理解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分析之后就能够理解?
其实是因为这中间缺少了一个环节:“建模”。经过对事物分析,我们得到一组“元素”,然后我们在“猜测”或者“重建”这一组元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且推测:因为这些元素构成的一个怎么样的系统,导致这个事物对外呈现了怎样的特征。这种建模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当然,因为建模可能出于臆想,所以理解也可能是误解。
基于儒家人性论,入世主义的人生观
collapsed:: true
网上流传很广一句话:“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我将其稍微修改了一下:“这世上最大的幸福,就是用自己希望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区别在于,我希望追求的是幸福,而不是成功。虽然成功很可能给人带来幸福。另外就是喜欢的方式与希望的方式的区别。喜欢,是一种偏好。而希望,则代表某种追求。更极端一些说:那种方式我未必喜欢,但是却是道义上应该如此的,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够去践行、去追求。
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则是我希望能够践行的生活方式,这背后的思路,可以再分解讨论一下
人生,有我能够掌握的部分,也有我不能掌握的部分
或穷或达,是人的命运,孔子尚且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我们无法期望一帆风顺的人生。
立言、立德、立功,是我们可以主动去做的事情
独善其身:是一种基于价值观的自我修养与伦理判断
兼济天下:则是基于多模型的世界观,与开放性的方法论
如何过自己的一生?
吾日三省吾身(内省):日常的功夫要做到,苏格拉底有云,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其实内涵有想通之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我约束):这是一种自我的伦理约束,在讨论伦理观念的时候可以再进一步展开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功利主义):儒家伦理与功利主义的伦理,有可以互相理解的基础,兼济天下也是从众乐乐引申而来。后续可以再进一步展开。
孔子的“十五、三十到七十”的自述,是一种重要的启发,作为人生路标,可以时常拿来做参考
广义的终身学习,是一种较为可取,较为健康的人生态度
从立志向学,到知天命之间,存在着几十年的探索之路,先学起来,然后才知道为何而学,学到的东西,能够用来做些什么。
非志无以成学,非学无以广才。那么,成学之后,广才之后,目的是啥呢?三十的时候,立了什么?四十的时候,对什么不再疑惑?常常思索这些问题,就是路标的意义。
基于模型预测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collapsed:: true
价值观的起点,是偏好。喜欢A,不喜欢B,更加讨厌C。然而,很多人的偏好,往往未经自我审视,经常自相矛盾。能够经过整理,形成较为一致的偏好,背后就会浮现出某种“价值观”
极端的价值观,容易形成,却难以坚持。中庸的价值观,建立困难,却更能持久。
有两种偏好,一种是针对现象的,当前就能够感受到的东西,我们更偏爱哪种现象。另一种是针对结果的,预期未来将会发生某种结果,我们更喜欢哪种结果。
偏好–>价值观–>行动,指导行动,是价值观的意义所在。
有些人,因为对于现象的偏好而去行动,我喜欢这个人,所以我去跟他说话。我喜欢诚实的沟通方式,所以我不说谎。这时的行动,就是基于某种“直接的价值观”
有些人,首先会思考不同的行动的结果,然后针对结果的预测去行动。因为我相信与这个人的交流会很愉快,所以我去跟他说话。因为我相信诚实的交流能够给我带来更多好的结果,所以我不撒谎。这时的行动,就是基于某种“间接的价值观”
这种间接的,基于对结果的预测而决定如何行动的方式,就是功利主义的核心
我们可以预测多种方案的结果,然后基于对结果的偏好,选择如何行动
但是:我反对将各种结果,以某种牵强的方式“数值化”,并且加加减减。所以,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功利主义者
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这样的一种原则
回到世界观的部分,我们对于结果的预测,一定是基于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
所谓三思而后行,就是
对于自身价值观的整理+对于结果的预测+对于偏好的再确认
。
知行合一
知:知世,知己,明事,明理
知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不仅仅是向外的,也是向内的。不仅仅是理解现象,更需要理解(探索)现象背后的原理
行:内省,无偏,外察,无误
行不是直接开始行动,而是在行动开始之前,内省自己的动机,价值观是否存在偏差。
在行动之后,同样需要复盘,看看之前的预测,是否存在误差。
这样的行动,才是能够不断进步的行动
合一:当下清明,止于至善
反省、内省的极致,是时时自省,当下清明。
从知而后行,行而后知,到知行合一,才能够将纠偏的时间周期压缩到最短,这样的“无偏”,就是止于至善。
建构型的人性观
collapsed:: true
人性是由生物性与社会性,共同构成的。单单分析人的生物性,不足以理解人性。
社会不断发生变化,人对于自身特性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人性随着时代而变
在达尔文的学说流行的时候,社会达尔文主义,就会侵蚀人性
在经济学流行的时候,理性经济人假设,就会成为对于人性的普遍假设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流行的时候,对人性的分析,似乎总要从性,从童年出发才合理
具体到特定的个人,人性的构成还需要加上自我认知的部分
我对于人性如何理解,以及我对于自身如何理解,都会对
我的人性
构成产生影响
在缺乏自觉的人身上,对人性的理解,与对自身的理解,可能是割裂的。往往对自身以外的他人,笼统的归结出一种人性,而对于自身的特性,却或含糊,或歪曲,或美化,或自欺
之所以要研究人性观,是因为小到一个人的个人行为,大到整个社会的整体运行,都会基于某种对于人性的假设与理解
虽然我们从彻底的理性角度出发,应该将每一个人,都视作独一无二的人,去认识与理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交流与认识成本过高,我们只能归类理解
或者按性别归类、或者按人种归类,或者按国家、地区、民族、甚至血型、星座归类
无论哪一种归类,只要后续能够调整,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先入为主”。否则就是“刻板印象”
关于预测,个人的与集体的
collapsed:: true
个人的预测
每个人都有预测的本能,甚至在婴儿时期,就会随着玩具从遮挡背后消失,而预测它会从另一侧出现。
有短期的,直觉性的预测,例如有人一拳打来,我侧身避开
有长期的,经过深思熟虑的预测,例如选择哪种大学专业,我们会想象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己所不欲或将心比心
这是一种伦理性的预测,我们会假设自己遭受某种行为,或陷入某种状态,然后做出推测(我会不会喜欢,会不会痛苦)
己所不欲的前提是:能够明白自己的偏好与个性,这并不容易
将心比心的前提是:同理心,与对方的差异越大,同理心的建立就越困难
越是进入现代社会,世界越来越复杂,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越来越难以预测未来将会发生什么
从个人而言,基本的知识积累、理性思考的素养、获取与比较信息的能力,会对一个人的预测能力,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求助于专家,也会成为不得不选择的策略
影响个人预测的另一个因素,是个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偏见
偏见会出现,首先是因为能提高预测的效率
遭遇重大决策时,需要能够及时克制自己的偏见,更加审慎的做出预判
集体的预测
集体需要决策之前,总是需要做出某种预测,但是集体中每一个个人的预测如何形成共识,是最大的难点
在比较简单的情况下,比如证券期货市场,大家的预测,通过对价的形式,形成了不断变动的共识
通过民意调查,也能够统计各种观点的百分比。问题在于:名义调查可能统计到的是“预测与希望”的混合数据,因为大多数人无法区分客观的预测与主观的期望
从理性上来看,对于一个集体都会产生影响的事件,预测应该通过某种专家预测+专家共识的方式来施行。这样才有可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但是 ,整个社会可能都会弥漫一种对于专家的不信任,使得集体预测的难度,进一步提高
责任与义务
collapsed:: true
伦理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出更加负责任的行动
伦理是关于“如何行动”的,凡是不落实到行动,不会对他人或自身产生影响的行为,伦理学不必研究
任何认真的伦理学,一定要基于行动的结果来做判断,仅仅基于原则,不考虑实际结果的伦理学,就过于自信了
我做出判断,然后基于判断去行动,我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是负责任。支持这种行为逻辑的伦理学,就是负责任的伦理学
伦理学并非道德教条,不会简单的罗列必须或禁止的行为。伦理学只能提供某种思考框架,以便采纳者能够前后一致的行动
什么情况下,我们负有责任?
我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做出判断,并依照自己的判断自主的做出行动。对于这个行为的后果,我就会负有责任
在我们判断与行动的过程中,我们受到各种干扰,由于干扰的情况五花八门,我们对于这样的后果,负有一定的责任(>0%)
多种力量,多方的行为,共同作用于现实,最终的结果是各方都难以预料的。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也要分摊一定的责任(>0%)
世界极其复杂,因果链条甚至无限延伸,结果还会引发进一步的结果。对于那些后续的结果,我们负有连带责任
有意识的责任与无意识的责任:如果是无意识的行为,造成恶果,我同样有责任。如果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却与我没啥关系
意识到责任,善尽自己的责任,就是一个人的终生义务
我并不认同康德式的义务论伦理学,因为那种“绝对命令”在实践中很可能并不可行
但是我承认人负有一种终生的义务,就是“我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意识到我的行为会造成各种各样的结果
意识到他人可能会成为结果的承受者
意识到应该对于行为造成的结果负责
应该追求尽可能自主、客观、理性的做出判断,追求知行合一,依照自己的理性去行动
从这种意义上,我认同义务论的伦理学
如何计算分摊责任
从理论上,我们可以(应该)计算出某种精确的责任比例,就像一个物体的运动,施加其上的多种力量,各自贡献了不同的百分比
在车祸之类的场景下,能够区分责任的主次,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在更加复杂的场景中,责任的分摊只会是一团乱麻
虽然,人们都希望找到一个主要责任者(罪魁祸首),但可能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追责:在具体司法实践中,我们往往只找第一责任人的“麻烦”,然后再由他自己去找其他人的“麻烦”
被动的伦理学与主动的伦理学
被动的伦理学,出发点是“社会评价”,也就是说:因为别人会怎么说,所以我应该怎么做
《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很多出发点,就是别人如何评价
主动的伦理学,则是从我自身判断出发的,比如:
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从自己出发的判断
基督教: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康德:只依据那些你可以同时愿意它成为普遍法则的准则行动。
为何被动的伦理学不可取
社会评价是不断变化的,而且是因人而异的
我们能够听到的社会评价,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虽然我们常常会养成一种习惯,将社会评价内化到自身内部,成为自己的道德警察。但事实上:我们自己的道德警察,如果未经反省和整理,甚至往往是自相矛盾的
主动的伦理学,不是自私的伦理学
主动的伦理学,最重要的追求是:“心安”
昧着良心的心安,其实无法真正“心安”,虽然我们可以假装自己一切满意,但是反噬会抵达自己的内心
心安的追求是永恒的,不仅仅是当下心安,更是在多年以后回想,自己的所作所为,依然无悔,哪怕回到当初,在知道了所有的结果之后,我依然会做出当时的选择
时时能够心安,则时时都是一个道德上的完成态,无缺憾,无愧疚
圣人之难,也在于此
被动的伦理学,依然不可或缺
某种程度的社会评价一致性,能够使社会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这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一个人可以以主动的伦理学要求自己,但是不应该以相同的原则要求他人
如果有可能,社会应该追求一定程度的,较为一致的,被动的伦理学
伦理学的消极部分与积极部分
不做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
应该做什么:两害相权取其轻
应该追求什么:认清自己的天命,追求不懈,以求心安
基于多模型世界观的认识论
书摘
collapsed:: true
一切都是想像力的问题。我们的责任从想像力中开始。叶芝写道:In dreams begin the responsibilities。诚哉斯言。反言之,没有想像力,责任也就无从产生,或许。一如艾希曼的事例。——《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
所谓“想象力”,就是上文提到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