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Research
Journals
All Page
Graph
单向度的人
读完《单向度的人》的导言部分,想到的就是这段话。
《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里有一段话非常打动我:但是我们这个时代,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真正危机,
并不在于我们没能过上好日子,甚至不在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可能会变得更糟糕。完全不是这样,真正的危机是我们无法想象出一种更好的生活。
读完第一章《控制的新形式》、第二章《政治领域的封闭》,产生了一些联想
美国的两党,在美苏争霸的竞争压力之下,开始趋同。这在当时的马尔库塞看来,似乎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但是,到了今天再看。美苏争霸的年代,却是美国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到了苏联解体,“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现在的美国,已经出了太多的问题,这与他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事情是好,还是坏,有些时候是客观的。比如:更快的车,更舒适的床,更好吃的菜。但是,也有些时候是主观的,比如:哪一种更美,什么才算是更加自由、更加公平、更加正义?马尔库塞担忧的是:价值观与评价标准的趋同,导致了大家都变成了单向度的人。但是:大家都不一样,整个社会也可能会面临分裂,比如现在的美国。
劳动者被劳动工具(尤其是自动化工具)所奴役,这个现象在当前AI兴起的时代,自然是更加“愈演愈烈”了。但是,我们也许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知识,在劳动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劳动者学习知识,然后去劳动,可以有更高的生产率。这样的学习,甚至必须是终身的,因为劳动工具在不断变化,劳动者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的使用技巧。
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知识,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反思与总结,也会产生新的知识。甚至由于对于劳动过程的不满,劳动者也会产生改进劳动工具的创新,这些也是知识。
无论是专门的脑力劳动者,还是普通的体力劳动者,他们生产的知识,会通过工具的创新和生产,将自己的知识凝聚其中,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所以,一个劳动者是否被工具所奴役,取决于他是否仅仅是
被动的适应那些凝聚在工具中的知识、遵守那些工具所设立的规则
,还是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反思,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